试卷没有问题,阅卷官也没有任何问题,监考官是皇帝,更不可能有问题。

北人确实没考过南人,确实是技不如人,这就是这件事的真相。

可这个结果却让朱雄英无比的愤怒,也是他最不能接受的结果,直接拍着桌子质问道:“你们就这么看不上北方士子的试卷,淮北五省,难不成挑不出一个优秀的士子!”

吏部尚书张紞站出来说道:“陛下,北方士子的试卷多有语句不通,错字漏字,甚至策论的格式都不对,最重要的是还有许多犯忌之语,确实难登大雅之堂,请陛下明鉴!”

朱雄英脸色铁青,神情凝重,这些官员压根没明白自己让他们重新阅卷的意图。

“朕看了上榜的名单,就连y南都有两名士子上榜,你们竟然还给朕说北方一个士子没有,你们自己信吗?”

他们不信,可不信又能如何,结果已经出来了,也由不得他们不信啊。

怀疑科场舞弊,可证据呢?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件事有舞弊之事!

但朱雄英心里明白,没有证据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整个大明淮河以北的士子聚在一起,愣是挑不出来一个进士。

可以说淮河以北教育是不行,经济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