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开对抗,显而易见是没自己好果子吃的。
很多前车之鉴,或者其他县里的经验教训证明,凡是二、把手和一、把手对抗的,最后吃亏的往往是二、把手。
没有其他原因,即使两边势均力敌,上面也要从顾全大局的角度出发,维护一、把手的威信。
即使各打五十大板,也不外乎调走二把手。
这在官场里,几乎是不成文的规矩。
王京生可不想轻易离开正丰县。
这里他已经耕耘了数年,根基已经扎下,正是开始享受收获的时候,现在离开就太亏了。
既然不能和鲁向阳公开作对,那就只有一个办法,瞄准他身边的人。
只要搞垮他身边的势力,或者抓住他所器重的人的小辫子,对准薄弱环节猛攻,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官场就是这样。
一个领导的党羽,或者得力助手如果出了问题,大家首先会联想到为他撑腰的人。
如果这个党羽犯了大错误,甚至惹出舆论性的事件来,局势就不是后面的靠山能左右的了。
现在的韶宏伟就是这样一个靶子。
只要瞄准韶宏伟猛攻,打垮了他,就等于摧毁了鲁向阳的防火墙。
到那时,静观其变的王京生就可以出来收拾残局,最低程度也有了和鲁向阳讨价还价的筹码。
闹个分庭抗礼,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想到这,王京生看着孔兴业道:“孔老兄,这个韶宏伟可是我们的拦路虎,得想办法对付对付他。”
“虽然他接任县委办主任,我们不好阻挡,但不等于我们就无所作为,任凭他在咱们面前耀武扬威吧?”
显然,王京生此时说的,正是屋子里三个人的共同利益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