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贾诩:我怎么就是躲不掉天幕呢

既帮老板选了一条合适的道路,又讨得了新任大老板的欢心,事实证明,贾诩这次选择也最终成就了完美的职业生涯。

爱才如命的大老板曹操亲切接见了贾诩,并且温和的对他说:“使我的信誉闻名于天下的,是先生您啊!”

贾诩也逐渐在曹操集团站稳脚跟,成为谋士团的重要成员,在官渡之战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一职。】

“贾先生早年便对孤立下汗马建言之功,孤怎么就能忽视了他呢!”曹操一拍脑袋,懊恼的说道。

这不得不说,贾诩自己的淡化存在功夫确实不错。

愣是让曹操平时想不起他这个人了。

“去请贾诩先生了吗?”

“主公,刚才已有士兵前去丕公子府上请人了。”

【公元208年,已经一统北方、志在天下的曹操决定亲征孙权。

贾诩劝道,当下出军时机不对,不如继续安抚百姓,等待良机。

可惜,曹操没有听从,眼见领导有了决策,贾诩也不再坚持,不过最终赤壁之战的重大失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贾诩料事的准确。】

“哎呀,文和先生为何当时不力劝于我啊!”

看着曹操拍着大腿极为懊恼的样子,荀攸倒是心中道:劝你不是像杨修一样的下场吗?

魏王心性天下人还能不知道吗?

【公元212年,曹操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因在称“魏公”一事中提了反对意见,为曹操所猜忌,最终被调离中枢,忧郁而亡。

此事的发生,也越发的让贾诩感受到政治的残酷和险恶,我贾文和甚至都不是你曹氏的旧臣,荀彧这样的起家老臣都能被这样对待,那我要是犯事了岂不是更惨?

因此在日渐强大和稳固的曹操集团中,贾诩逐渐的低调了起来,收敛了举世惊叹的锋芒。他开始韬光养晦,轻易不发一言,后来更发展到闭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