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气候周期表(文末附图)

第四个寒冷期:(17世纪至19世纪)清朝

我们知道,明朝的灭亡主要有几个原因:党争与士大夫群体的堕落、天灾、土地兼并、财政萎靡、官僚群体腐败丛生。

而对明朝末期而言,天灾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去的槛儿:

崇祯元年夏,畿辅旱,赤地千里。三年三月,旱,择日亲祷。五年,杭、嘉、湖三府自八月至十月七旬不雨。六年,京师及江西旱。

崇祯元年九月丁卯,京师地震。三年九月戊戌,南京地震。

四年六月乙丑,临洮、巩昌地震,坏庐舍,损民畜。五年四月丁酉,南京、四川地震。十月丁卯,山西地震。

崇祯五年六月,大雨。八月,又雨,冲损庆陵。九月,顺天二十七县霪雨害稼。十一年夏,雨浃旬,圮南山边垣。十二年十二月,浙江霪雨,阡陌成巨浸。

......

总的来说崇祯一共十七年,十年大灾四年瘟疫,自然灾害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呢?

长江结冰、岭南下雪、南方不雨、北方干旱还遭地震以及蝗灾。

本来就处于王朝末期的明朝,此时官宦堕落、财政收缩,内外敌人虎视眈眈,再遇上这种连年不断的大灾大害,可想而知,为何三十出头的崇祯皇帝白发横生。

崇祯帝又要赈灾、又要平叛、又要拿军饷发前方军士、又要下令全国节衣缩食。

接手破烂王朝的崇祯帝更是连龙袍上面都打着补丁,就这仍然缺钱缺粮。

可以说明朝是被穷死的,也是被天灾害死的。

清朝入关后又大肆屠杀,人口骤降的华夏才支撑过了这个寒冷的时期。】

几乎同一时间,各个时期的统治者们皆被天幕上这个图标所震惊,同时也为明末那几乎毁灭性的灾害给震惊到。

“小冰川期?”嬴政读着天幕图标上那个并不晦涩的词语,“后人将气候寒冷的时期称为冰川期,倒也颇为恰当。”

李斯看了半天气候表,思考后道:“天幕上提到过的盛世王朝似乎也都在温暖期,我大秦现在也正是处在这气候回暖的时候啊?”

嬴政点了点头,从这个图上他就能看出来,如果大秦没有二世而亡,出现了崩断的意外,或许那强盛传世的西汉王朝就是他大秦了。

三国时期

孔明道:“自古大灾必有大疫,主公,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就是在寒冷期啊!”

蜀国众人也是料想到了,自从灵帝时期以后,大汉几乎年年大灾,瘟疫横行。

建安以来,更是连年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