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能违背时代的发展的,无论个人还是利益集团,多么有野心,都不可能违反人类社会的基础规律。

崇祯二十六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崇祯吃完早餐后,在御花园摆弄最新的火枪。

这不是燧发枪,而是下一代的步枪,有效射程已经到200米了。

从昨天内阁提报上来的最新数据来,大明朝每年在科学和科技上投入的经费,已经超过1000万两。

电池、无线电的技术都在一步步成熟。

有人专门开始研究电,甚至对电灯进行大量研究。

崇祯相信不久的将来,大明朝的科技还会再往前走一个台阶。

片刻后,赵清月走了过来:“夫君。”

“你来了,坐。”

“夫君这么早就在摆弄你的枪。”

朕的枪?

“最近闲来无事。”崇祯倒是惬意得很,前些年整天忙东忙西,现在世界太平了,终于可以过养老生活了。

“夫君,有一个人来北京了。”

“谁呀?”

“丁在年。”

崇祯正准备射一枪,忽然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