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你切莫多虑。这事儿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也不是让你独自操办此事。真发现了不合法规之事,自然有吏员前来办理。”
“龌龊之事,或者是什么牵扯,都与将军无关。这事儿要铺排开来,关键在于要一个品行刚正、有胆有识的人来坐镇。”
可是,不管那官员怎么苦口婆心的劝说,刘宪始终不为所动,咬紧牙关,坚决不肯答应出任那官员口中的职务。
见刘宪态度坚决,毫无转圜的余地,那官员不禁苦笑着长叹一声。“这可如何是好啊,事情到了我这儿推不动,十殿天子的怒火我可怎么承受得住?”
“将军啊,也不是卑官有私心。这事儿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十殿天子的诏令下来之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你。既然你不愿意,本官也不会勉强。”
说完这番话以后,那官员脸上是一脸的失望。
看着官员的失望的脸色,刘宪假装没看见,反正就是不答应这事。
见刘宪始终不为所动,那官员扭头看向自己右边掌管文书的小吏,“可还有人选?”
“大人,洪洞县县吏王信,刚正勇烈不亚于刘将军。刘将军既然不愿意,建议是不是把王信召来问问。”
听到吏员这么回答。那官员又叹了一口气。“刘将军,虽然你不答应这事,但本官也不为难你,现在我就安排人手送你回去,我要见见那洪洞县县吏王信。”
然后,又转头吩咐那掌管文书的小吏,“还不速速将王信带来!”
听到那官员的语气有些不善,这时,刘宪的心里也是一惊。不过,不等他多想,便突地从酣睡中惊醒过来。
这时,天色已经有些发白了。回想着刚才的情景,刘宪的额头上不禁渗出了阵阵冷汗。
过了几天之后,李寰派刘宪去北都执行一项公务。因为要经过洪洞县,李寰就让刘宪在洪洞县补给。
在与洪洞县县衙交接的时候,刘宪突然就想到了那个冥府官员劝说自己出任巡视职务不成,然后召见洪洞县县吏王信的事。
于是,刘宪就问和自己交接的吏员,“贵县县衙可有个叫王信的?”
那吏员先是一愣,随即点点头,“是有个王信,哎……好人命不长,祸害一千年,可惜了老王,前些日子离世了。”
听到那吏员这么说,刘宪不禁有些好奇,便向他打听起王信的事来。
原来,在洪洞县,王信也称得上是一个跺跺脚地皮也要震三震的人物。他对洪洞县的情况极为熟稔,为人正直公正,做事又公道,有胆有谋,洪洞人都称他是“王青天”。
前些日子,某天早上,王信突然没了。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惊雷,瞬间传遍了整个洪洞县城。
等到王信出殡那天,整个县城一片缟素,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穿上白色的孝服前来为王信送行。甚至还有许多住在远处的百姓也闻讯赶来,自发来送他最后一程。
听到那吏员的话,刘宪不禁有些发呆。他估摸了一下,这洪洞县县吏王信去世的时辰,差不多就是自己醒来的时候。
想到这里,刘宪只觉得背后一阵发麻,倘若那时,自己答应了那个官员的请求,恐怕当时丢掉性命的就是自己了吧。
后来,洪洞县县吏王信之死和刘宪拒绝冥府差事的说法不知怎么就慢慢传了出去,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说王信上任是冥冥中自有定数,但事情倒底怎么样,却没有人去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