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得办个培训班,”
她对小翠说,“让老师傅教年轻人,把真本事传下去。”
“线要这样打结,才结实……”
“鞋帮要这样裁,才不会变形……”
工人们学得很认真,技术水平也在慢慢提高。
这天,李若南来看望,看到工人们在认真学习,很是欣慰。
林淑梅点点头:“是啊,现在我明白了,最重要的不是保守秘密,而是要不断提高。”
晚上回家,她给霍怀安打电话,说起这件事。
“你知道吗?今天我突然想明白一个道理。”
“就像咱们学物理一样,理解了原理才是真本事。做鞋子也是,只有真正掌握了技术,才不怕别人模仿。”
霍怀安笑了:“看来你是真长进了。对了,评比会的准备得怎么样了?”
“还在整理资料。”
林淑梅说,“我准备把这段时间的经验都写出来,让评委们看看咱们是怎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的。”
挂了电话,林淑梅继续写作业。
秋风渐起,距离产品评比会只剩下一周时间。
这天早上,林淑梅刚到车间,就看见小翠抱着一堆样品在忙活。
“这是做什么呢?”
“给评比会准备的样品啊,”
小翠说,“我按照你的要求,每种款式都准备了三双,让大家看看做工的细节。”
林淑梅仔细检查着样品,每一双鞋子都做得很精细。
特别是那个新设计的防滑鞋底,纹路清晰,层次分明。
“不错,”
她满意地点头,“这次评比会上,咱们就重点展示这个防滑设计。”
正说着,王爷爷来了。
“王爷爷,您来得正好,”
林淑梅说,“帮我看看这些样品有什么问题。”
王爷爷戴上老花镜,认真检查每一个细节:“嗯,针脚很匀称,胶水也涂得均匀……不过这个鞋帮的接缝处,可以再处理得平整些。”
林淑梅赶紧记下来:“小翠,这双重做一下。”
“对了,”
王爷爷说,“你准备好讲解的内容了吗?评委肯定会问得很细。”
“准备了,”
林淑梅拿出笔记本,“我把每个工序的原理都整理好了,还画了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