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鞋子才穿几天就坏了,你们得给个说法!”
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指责一个小贩。
林淑梅走近一看,那双坏掉的鞋子式样很眼熟,和“韵逸”的产品很像。
“大姐,这不是我们‘韵逸’的鞋子,”
她忍不住说,“您看这个商标……”
“什么‘韵逸’不‘韵逸’的,”妇女生气地说,“卖鞋的说跟你们是一家,价格还便宜。”
林淑梅仔细检查那双鞋:“这是仿冒的,用料和工艺都不对。您在哪买的?”
“火车站那边的小摊。”
林淑梅和姚素娥对视一眼,决定去看看。
到了火车站,果然看到几个小摊在卖仿冒的“韵逸”产品。不但有布鞋,连新款的拉链夹克都有人仿制。
“这些人太过分了!”
姚素娥气愤地说。
林淑梅却注意到一个细节:“你看这些鞋子的样式,好像是按照我们最早的图纸做的。”
“什么意思?”
“就是说,这些图纸可能是从我们厂里流出去的。”
回到车间,林淑梅把这事告诉了小翠。
“怎么会?”
小翠惊讶地说,“咱们的工人都很可靠啊。”
“先别声张,”
林淑梅说,“我们暗地里查查。”
晚上写作业的时候,林淑梅一直在想这件事。
突然,她想起一个细节:上个月来了几个新工人,是张三婶介绍的。
第二天,她特意找张三婶谈话。
“张婶,上个月那几个新来的,是谁介绍的?”
“是李大娘介绍的,说是她娘家那边的。”
李大娘是附近村子的,在“韵逸”干了快一年了。
林淑梅又问:“那些人现在在哪个工序?”
“都在裁剪车间。”
裁剪车间!林淑梅心里一惊,那里正好能接触到所有的设计图纸。
她决定先不声张,但要严格控制图纸的使用。
从那天起,所有设计图都由她亲自保管,工人们只能看到必要的部分。
这天下午,她正在检查新一批的布料,突然听见裁剪车间有动静。
“小王,你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