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无论是李渊、屈突通还是杨霖等人的军队都是以原府兵为基础,兵员素质甚至比内军还要强,为何战力名声反在其下?这就要归功于内军的精兵政策。
瓦岗内军员额五万,由五骠骑分统之,战损则补,决不轻扩。这就使得内军均由百战老兵组成,而且常年征战配合默契,彼此间情意深重,战时呼应、支援如臂使指。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员额的严格限制,使得内军的披甲率高达百分之百!
前边说过,大隋十二卫府兵曾天下无敌,可是在其战绩最辉煌、也就是南下伐陈的天下一统之战时,披甲率也不到七成。而随着大隋没落进入乱世,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那些流程规范、技艺高超的将作机构和匠师星散流落,军械甲胄的生产制造几乎陷于停滞,无论官兵还是反贼的装备来源都陷入了枯竭,只能吃大隋几十年来攒下来的老底。可是大隋兵力最盛时也不过七十万(杨广抽疯凑出上百万大军东征不算——作者注),而如今各方割据势力拥兵何止百万?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各军的披甲率、持械率(正规军械)骤降,能达到五成的都是少数用来保命的精兵,像破烂王萧铣那样的全军几十万人才凑出几千套完整甲胄的也不罕见。这样一来,披甲率百分之百的瓦岗内军再不天下无敌,怕是是自己都没脸见人了。
可是翟让平白给自己竖了李密、杨霖两个大敌,又跟宇文化及大打出手之后,兵力就有点捉襟见肘了,不得不将内军扩充到十万,又招募了差不多同样数量的杂兵相辅。可随着他昏招频出导致程知节出走、徐世绩遭贬,使得新军成军速度缓慢。这个问题翟让还可以任命翟摩侯和裴仁基之子裴行俨为新骠骑暂时解决,但他又不是活神仙,能凭空变出供五万新兵使用的甲胄军械。可是内军横行无敌最大的凭恃就是装备精良,否则跟那些杂兵有什么区别?
幸好有宇文化及这个大财主,解决了翟让的大难题,更让他踌躇满志:他仅凭着五万内军便称雄中原,成了大河南北的绿林总瓢把子,如今十万精兵在手,是不是可以一举问鼎天下?
兴奋得头脑发热的翟让根本没多想,一口答应了翟弘的请求。此时正在憧憬着君临天下的翟让,哪里会把一个流落江湖的“前朝”公主当会儿事?再说了,他自己也对宇文化及献上的那些美若天仙的皇帝妃嫔们没少流口水呢。
于是瓦岗东平王翟弘与大隋襄城公主的婚事就这么定下了,还专门挑了十月廿三这个黄道吉日举行集体婚礼——话说翟让也挑了七个容貌最为出色的前宫妃,打算跟他哥把事一天办了。
遥远江都传来的皇帝的怒火,李密和窦建德三十多万大军气势汹汹的前后夹击,以及遍布天下乱糟糟的骂街声,一点都没打搅到翟家哥俩迎娶新人的好兴致。翟让的脑子确实不大好使,也习惯性的昏招迭出,但他毕竟是个老江湖,很清楚咬人的狗不叫,而那些叫得欢的往往也就是嗓门大而已,实际上没什么威胁。至于李窦二人,不是老翟想瞧不起他们,他是真的瞧不起他们……
令他没想到的是,他从来没怎么放在眼里的杨霖,突然变成了那只不叫的狗。
酸枣会盟直指因他而起的这场纷争,令翟让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