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左右!”
“这就对了!”郑善果兴奋得一拳砸在几案上,可是就在要下令族兵增援的那一刻,他又有点犹豫了,寻思了片刻后才下令道,“东城守军立刻登城备战,然后从十字街的……民壮中调拨五千人赴东门增援!”
“是!”
“守羡!”
“侄儿在!”
“我没有多少援兵给你,只有我的卫队那五百人。记住,不要急于收复城头上的失地,只用部分兵力堆积木石将其封堵住、不许其扩大阵地即可,大部分兵力还是要用来监视城墙,防止王世充那狗贼再来一出转移视线的诡计即可。现在要紧的是东门,在东门危险没有解除之前,你只需能够维持现状便是大功一件。切记,城下那五百人是你最后的援兵,不到关键时刻不得轻动!”
“六叔放心,侄儿必不负所托!”
郑善果匆匆的又交代了郑守羡几句,便下城上马直奔东门。等他赶到东门的时候,城头上的战斗已趋于白热化。
王世充连续四日猛攻南门,说他是声东击西之计也行,说他是虚实结合亦可。虽然郑善果早就料到了他这一手,一直没有放松其他方向的戒备,可他还是两难。毕竟荥阳的守军兵力有限,他不增援南门,王世充的虚招就随时能转化为实锤,要是增援南门,就势必会削弱其他方向的防御,给王世充可趁之机。事实上王世充的战术部署很成功,郑善果尽管死死的按住东西北三门的守军不许其大举增援南门,但是迫于形势也不得不蚂蚁搬家似的从那三门守军中抽调人手,这样一来王世充以南门吸引守军注意力、突袭东门的时机便逐渐成熟了。
不过幸亏郑善果提前布下一手闲子——他抽调来增援东门的不是作为战略预备队的郑氏族兵,而是临时征召的阖城老幼五千人。这样一来,东城守军本就有从南门抽调来的百多名老兵压阵,又在他们的指导下训练了数日,兵员素质和战场经验都强于最初的南门守军,再加上情势到了紧要关头,连自己的父母妻儿都迫不得已登城背水一战,哪还有不效死力搏杀的?再加上东门来攻之敌兵力本就不如南门,最重要的是负责压制掩护的弓箭兵数量有限,不足以给守军制造足够的压力,所以一时之间攻守双方竟战了个旗鼓相当不分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