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霖继续护送右侯卫南下,徐世绩和王伯当各率本部人马尾随其后,还是赖着不走,不过各派信使快马去找主公报信那是免不了的了。
……
大业十年二月十一,杨霖统率大军从垣县渡过了黄河,进入了河南境内。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河东,无论是被突厥人祸祸得不轻的北三郡,还是屡经匪患搞得百姓流离失所的上党、长平等郡,已经让杨霖感慨乱世如炉,战祸如火,人命贱如草芥了,这一路下来,经他收留的那些走投无路、只能坐等冻饿而死的百姓就有上万了,弄得他的队伍愈发的臃肿杂乱,跟逃难的难民似的。谁知道到了河南他才明白,为啥总有人把已经穷困成这个奶奶样的河东比作世外桃源了。
他如今所在的河南郡,是大隋东都之所在,乃是天下除了京兆之外最为繁华兴盛之地。在人们的记忆里,这是一片由伊、洛、瀍、涧、黄五水环绕的黄金宝地,大河之上往来的舟楫能连到天边,遍地是良田,商旅不绝途,十里一邑百里一城。城镇之内商铺云集,百业兴旺,昼夜不宁,人多得张袂成阴,挥汗成雨,富人遍地走,官员贱如狗,连要饭的乞丐都挑三拣四,牛气得跟二大爷似的……
可是他们一路从黄河边上走到了河南重镇渑池,连接济难民都成了奢望,为啥?所有的村镇都成了断壁残垣,跟鬼蜮一般的人影皆无,昔日的良田里除了残雪就是长得有半人多高的荒草,倒是不时可见的一具具残破的白骨,向人们诉说着这地狱般景象的由来。
右侯卫大多来自与河南郡相邻的弘农、上洛、淅阳三郡,见此情景哪有不心急如焚的?杨霖的大队人马老弱掺杂,自然走不快,于是他们纷纷向杨霖告辞,打算先行离去。
望着右侯卫大队人马远去的背影,好不容易终于劝说杨霖消了气、不再动辄喊打喊杀的柴孝和,忍不住叹道:
“这等劲旅锐士如此轻易的便纵虎归山,世子就不觉得可惜?”
杨霖轻蔑的白了他一眼,道:“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你们没完没了的打打杀杀,把这膏腴之地弄得民不聊生,他们还用得着这么着急回家?”
柴孝和还想分辩一下,就见有斥候来报,说是有故人求见杨霖。
“故人故人,他奶奶的怎么全是故人?全他娘的不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