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美棉的窘境

这才望向沙发对面的一个五六十岁的白人,大腹便便,却生的高大,两鬓有些斑白。

这是棉花公司的总经理贝林·韦尔斯。

维金斯说:“今天的第五个了。”

“我也没办法,棉花太多了。”韦尔斯叹道:“以往中南部棉区除了棉花,还有大量的大豆和玉米,现在都一窝蜂的来种棉花,早就爆仓了。”

“为什么要都跑来种棉花啊!”

“因为华夏人不进口大豆和玉米了,甚至还抢走了部分大豆和玉米出口市场,于是只能种棉花。”

维金斯问:“棉花出口呢?”

“呵呵,西部棉花的人自顾不暇呢。”

韦尔斯望着窗外,一片萧索,在格伦维尔,即使一场像样的游行示威也组织不起来。

首府杰克逊市也不行。

农场主们只能去华盛顿,去孟菲斯,去芝加哥等等大城市,才能组织起像样的队伍。

“我最担心这个城市会就此沉沦,因为这个小地方提不起政客们的任何兴趣。”

华盛顿,美农业部。

一场会议正在进行中。

“这周,又有231家农场申请破产倒闭,过去两年,一共有近4000余家破产倒闭。

再不实行农业紧急援助,整个南方的农业都快完了。”

农场服务局的新任局长埃德·约克眉头紧锁的宣布了最新的数据。

这场会议,联邦农业部的部长和七个副部长全部出席。

但这会儿全都面色难看。

“眼看着南部能勉强限制住红火蚁,生产出大量棉花、大豆和玉米,但在国际市场上却丧失了竞争力。”

埃德·约克沉吟道:“如果没有更多的补贴,不仅会有大量的农场倒闭。

更糟糕的是现在没人愿意购买这些土地,即使是超级富豪们也不认可现在土地的价值。

联邦中南、西南将会有大片的土地因此而荒废,这对整个国家来说都将是灾难。”

会议室里越发沉寂。

联邦南部红火蚁入侵的问题由来已久,但近几年却化身成了梦魇,让所有农场闻风丧胆。

汤姆·维尔萨克年近六旬,出身于滨州,是现任农业部部长。

他问道:“孟山都和陶氏杜邦呢,还没有强力的技术方案?”

有人回答道:“孟山都提供了一些方案,可以勉强控制住,但根治很难,并且成本居高不下。”

又有人问:“联邦给不出补贴了吗?”

“给的补贴已经不少了。”

维尔萨克沉吟道:“虽然是紧急援助,但其实远过了预期,然而,竞争力不够。”

众人都明白其中的原因。

无论是处理红火蚁,还是清除杂草,都抬高了生产成本。

再加上单产的大幅下降,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靠现有的补贴已经弥补不了与南美的成本差距。

甚至于国际市场还在缩小。

因为华夏人不进口大豆和玉米了。

“该死的华夏人!”

“现在需要的是解决办法!”

“孟山都正在收购先正达,陶氏杜邦也即将完成合并,最多一年,就能给出解决的方案!”

“现在要解决当下的问题,全美的谷物粮仓都快爆仓了。”

“还有棉花,棉花协会的人在向我抱怨,华夏人的棉花出口到联邦来了。”

维尔萨克敲了敲桌子,讶然道:“华夏人的棉花?他们的棉花也实现自给了?”

负责海外农业服务的弗莱娅·凯里沉吟道:“是高端棉花,最近一个月联邦从华夏进口了不少。

联邦国际棉花协会的会长和秘书长都曾联系过我,希望能对华夏的棉花加以限制。

不然,西部棉区也将受到严重打击。

因为,从华夏疆省来的棉花品质可能超过了SJV Acala棉花。”

维尔萨克感到难以置信,SJV Acala棉花是美利坚棉花中品质最好的棉花。

它生长于纵贯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圣纽昆峡谷,平均长度、强力、细度、整齐度等各项指标都极为优质。

棉花协会的人总是声称这就是全球品质最高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