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天境祁连

郭阳是在张掖再次见到的连存。

天寒地冻,机场里的行道树挂满了层层冰霜,才二十几岁的连存一笑起来仿佛又老了几岁,肌肤黝黑而又干裂。

种子猎人真不是那么好干的。

“老板。”

郭阳上前拍了拍连存肩膀,“吃饭了没?”

“在飞机上吃了。”连存想了想,又说道:“飞机餐餐后水果是桂省的玫瑰蜜香呢!”

郭阳讶然了片刻,但想到这次是他给连存安排的头等舱,又释然了。

“还行吧!”

“很好,飞机上的乘客都赞不绝口。”

“那就好。”郭阳点了点头,说道:“最近能去八一冰川吧?”

连存笑道:“能,不过也要看下天气预报,顺便再等一下其他队员,人多更安全一些。”

“行。”郭阳说道:“这两天我们先在祁连附近转一转,去看一看冷杉和针茅的情况。”

这两个品种都是去年郭阳针对高寒地区培育的植物,其目的就是为了种植在冰川边缘地带。

成规模后的植物群落能够大幅增加空气湿度,形成局部水循环,增加高寒地区的湿度和降水。

这将有利于保护冰川,甚至可能有望增加冰川的厚度和面积,从而保障下游河流的水源。

但现在这两种植物都还在培育阶段。

从张掖出发,沿着227国道向祁连山中的祁连xian驶去,从北向南再向西。

一路上,郭阳放出了无人机,记录着沿途的风景。

连存新奇的看着这一切,长期在山川大地中攀爬的他没想到如今的无人机技术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

“试试。”郭阳将手中的控制器递给了连存。

连存挠了挠头,想伸手接最终又收缩了回去,“算了,我不会这玩意儿,弄坏了就不美了。”

“怕什么,坏了就坏了。”郭阳没等连存拒绝,就说道:“以后给种子搜集队配几台,你们有空就多拍点大好河山的视频发到惠农网上。”

“这……”连存有心拒绝,但哪个男儿能拒绝得了一台无人机呢!

“拿着吧。”开车的罗修这时笑道:“老板这是想给惠农网多培养点优质内容,白嫖你们的劳动力呢!

想想你们上高原、下峡谷、渡险滩、涉泥地、进沙漠……难得想休息时,还要给剪视频,我都为你们感到累。”

“怎么会,我们有时一休假就是一个月,正愁没事做呢。”

连存最终接过了无人机,郭阳在一旁指导了一会儿,其就能熟练操作了。

从张掖到祁连是青甘大环线的一部分,即使是寒冬腊月,沿途的风景也是很美的。

三人并没有闷头赶路,而是走走停停,一路游玩。

过了民乐便进入了山丹军马场的地界,郭阳对这里心心念念已经好多年了。

嘉禾和军马场早就建立了合作,其也是苜禾苜蓿产业集群的一份子。

退化草地治理、苜蓿和青贮玉米、春油菜、大麦、农机……双方的合作更是已经深入了方方面面。

郭阳曾多次路过这里,但却一次未曾停留,如今终于圆了这份心愿。

山丹军马场由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总面积329 .54万亩,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皇家马场。

在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便成了世界第一大马场。

无人机从草原上空飞过,雪地里觅食的骏马丝毫未察觉这不速之客。

几人靠在车前,津津有味的看着这一幕。

连存笑道:“其实八九月的景色才是最好看的,牛羊蠕动,群马奔腾,水草丰茂,绿草如茵,到处开满了油菜花和野花。”

“冬天也别有一番姿态。”郭阳点评道:“皑皑千里雪,皎皎一天月。”

罗修说道:“这马也不错,粗壮结实,雄健膘悍,一看就是好马。”

在军马场逗留了一阵,几人又继续前行。

天境祁连,有壮美的神山峡谷和冰川。

湿地沙丘、河谷幽峡、森林草原、冰川湖泊……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千万种姿态融合汇聚,滋养着这里的生灵万物。

祁连是山的名字,也是小县城的名字。

八宝镇就是县城所在地。

美丽的八宝河穿镇而过,而两大神山——卓尔山和牛心山,就屹立在小镇的周围。

这里雪山纵横、自然风光秀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原始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

一幅幅绝美的画面出现在镜头前,郭阳心神有个想法越来越强烈。

“要不拍个祁连的纪录片吧!?”

连存一脸诧异的看着他,“记录片?”

“对,有关航拍的纪录片。”郭阳越想越觉得可行,“牧马人都看过吧,那就是在山丹军马场拍的电影!”

罗修摇了摇头,“没看过。”

连存说道:“有许灵均那部?”

“对。”郭阳笑了笑,模仿说道:“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开金口,我等会儿就给你送过来。”

“哦,原来是这个啊!”罗修笑道:“这我还真看过,没想到是在山丹军马场拍的。”

连存也说:“我也是第一次知道,那这个纪录片应该可以拍吧,只是我不会啊!”

郭阳哈哈笑道:“也没让你拍,这肯定会请专门的导演组来拍,嗯,最好和地方文旅再沟通下。”

郭阳思索着,连存和罗修两人也帮着出主意。

高山草甸,雪山冰川,河流溪涧,草原牧歌……山丹军马场、黑河大峡谷、祁连鹿场、野牛沟、八一冰川、天境圣湖,一个个点位被提了出来。

郭阳也下定决心,要拍一部《天境祁连》出来。

不仅要拍出祁连山的美,同样也要拍出它的脆弱……为祁连山疗伤,是天境祁连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祁连山是守护中华水塔和涵养河西走廊的生态屏障。

同时,这里还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但也正是对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给这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植被破坏、冻土破碎、野生动物锐减,好牧场成了黑土滩……

时而,郭阳也用无人机拍下了一幕幕违法违规的场景。

受损的山体边坡,随意倾倒的矿渣碎石,弄浑了河水也撕裂了草原。

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大地早已布满了一片片触目惊心的牛皮鲜。

游玩了几天,郭阳三人来到了县城西北部一个叫宝瓶村的河谷里,这条河便是黑河。

祁连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小麦和土豆,其余大都是连片的牧场。

在河谷里,郭阳见到了天禾的高寒植物苗圃。

苗圃面积不小,足有几百亩的面积,还有几个用于育苗的温室,以及间简单的管理房,请的管理人员也是当地的村民。

郭阳径直来到了冷杉苗圃。

才一年的种子实生苗已经移栽到了露天苗圃,大约有五十多厘米高,算是长得非常快了。

在连存不解的眼神中,郭阳在苗圃里外来来回回走来走去,还时不时蹲下来细致的看看树,弄弄土。

这种举止在他看来有点怪异。

他承认这冷杉品种能耐受得住高寒的气候,是有点独特。

但这里是河谷,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又有人精心照料,施肥、浇水,所以即使温度低,冷杉的状态也看起来不错。

但也不至于一呆就是两个小时吧,其它还有那么多品种都不用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