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两位大佬

自然至上、乐活主义、乐活族,这种让人看不懂的品牌文化,与消费者的真实生活离得太远。

语言干涩、空洞、毫无特色……

随着第一波营销热度的过去,悦活品牌只会越发乏力。

但郭阳并没有去指出悦活的缺点,对国粮而言,财大气粗,前期的所有成本都可以承担。

他巴不得国粮多走几年弯路。

宁高宁细细品了一会儿,实际上,对悦活的战略定位,国粮内部也一直有不同的意见。

郭阳指出的成本问题,只是其中之一。

“嘉禾真想收购汇源果汁?”宁高宁试探道。

“没有。”

郭阳这次直接否认了,但宁高宁几人明显不信。

“嘉禾对汇源控股掌控的数百万亩水果生产基地更感兴趣,至于上市主体汇源果汁,并不包含基地业务。”

宁高宁狐疑的点了点头。

没兴趣,还对汇源的业务情况了解得这么清楚,怎么看都有问题。

“那嘉禾这次想收购哪家果汁企业。”

郭阳说道:“我都说过了,嘉禾想进入日化领域,缺乏一个合适的产业平台。”

“真的?”

这下连刘德树都惊讶了。

“去年九月,魔都国zi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魔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郭阳并没有细说下去。

但宁高宁和刘德树很快就陷入了思考,房间里一时安静了下来。

周晓敏有点讶然,怎么突然间有点听不懂了。

始作俑者郭阳则悠闲的喝起了茶,近些年,国进民退一直遭到学界和社会的诟病。

所以,就有了魔都《意见》的出台。

但从发布后,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那是没有国企愿意进行改革吗?

并不是。

实际上,在两年前就有企业提出了股改申请。

只是碍于一些原因,一拖再拖。

想了一会儿,刘德树和宁高宁就各自心中有了答案。

但两人默契的没有说出来,因为旁边还有周晓敏,提早泄露也许对嘉禾不是好事。

刘德树沉吟道:“嘉禾是想以全王生物为主体进行并购?”

“是这样想的。”郭阳说道:“全王在几年前就有日化用品方面的研究,但一直缺乏品牌影响力。”

在日化领域,国有民族品牌不断沦陷。

法国科蒂集团收购丁家宜,德国拜尔斯道夫以35亿元购入丝宝日化85%的股份,强生并购大宝100%股权…

民族品牌岌岌可危。

仅有的一家虽然这两年蒸蒸日上,但群狼环伺的局面并未改善。

央视的标王不一定每年都是宝洁,但宝洁累计在央视投入的广告费是绝对第一。

全王想突围并没有那么容易。

并购民族品牌,强强联手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且两者在产品上有很多互补的地方。

宁高宁松了一口气,国粮并没有进入日化领域的计划。

能让嘉禾在这上面分担一些精力,他是乐见其成的。

“不建议直接以全王进行收购。”宁高宁说道:“那毕竟是地方国企,而且是金融危机下,业绩表现都极佳的国企。”

刘德树也有一些想法,中化在农药上也有诸多布局,但收购全王生物不太可能。

而且中化目前的标的在澳大利亚和以色列。

想到这里,刘德树说道:

“这种国企挂牌转让,竞标价格只是权重之一,资源支持、职工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主体是一定会要求留在魔都的,全王并不合适,最好单独成立投资公司,隐秘性也更高。”

郭阳听了,认为这是很真诚的建议。

两位大佬也没糊弄他。

想了想,郭阳给两位斟满了茶水,随后举杯说道:“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哈哈,好。”

“改天可得在酒桌上见见真招。”

“要不就就今天。”宁高宁提议道:“唐桥不是要来吗?他肯定不缺好酒。”

唐桥是五粮液现任董事长,也是这次访谈的参与人之一。

“好啊!”郭阳应了下来。

不过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有人通知周晓敏,五粮液和农发行的两位临时有事来不了。

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好在中化、国粮、嘉禾这排名前三的农企来了,三者业务之间又多有交叉,很有话题性。

正式录制之前,周晓敏又介绍了一次本期访谈的内容。

“这次访谈,其实是我们注意到,国内陆续有农企进入或即将跨入千亿级门槛。

然后就想借华夏星火改版之际,特别推出一版农企名门录,以此迎接国庆60周年。

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在我们邀请访谈的名单内。”

三人对此并不排斥,农经的宣传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按照要求,各自谈了谈企业的发展。

中化的化肥、种子、农药;

国粮的粮油食品供应;

嘉禾的种子、农资、农机、粮油食品……

公元前359年,秦国左庶长卫鞅颁布《垦草令》,实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政策。

这标志着华夏古代农业产业政策的诞生,奠定了此后长期实行的“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农本商末”的格局持续了两千多年。

直至计划经济时期,华夏还需要借助农业“剪刀差”来支持工业化。

而2006年元旦,实施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

生产关系调整优化,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过去被称为小农经济的农业领域,诞生了千亿级的农企豪门。

在国家层面,领导人希望能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农企局面。

大企业的顶天立地,从现实层面来看,需要承担起技术创新、食品安全、粮食安全等责任。

比如如今面临的现实问题。

耕地退化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种子安全、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滥种转基因……

也有劳动力年龄化、农业灾害多发等等问题。

郭阳曾设想的关于国际粮商的讨论,此次反而只是粗粗略过,国际粮商在国内翻不了多大的浪。

在访谈的过程中,内容层次不断地被拔高。

这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当访谈结束后,郭阳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满足感。

同时也对中化和国粮如今的格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无论是刘德树,还是宁高宁,都擅长各种气势恢宏的资本运作,并购是最常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