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都,邦吉。
杜森略微有点慌。
邦吉在华夏拥有苏省金陵、鲁省日照、津门三家大豆加工企业。
如今,这三家企业的周边,都布局了一家嘉禾的加工厂,感觉就像是针对邦吉而来的。
大豆加工是邦吉大豆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
而邦吉最为得意的对华大豆贸易,在最近半年也遭受了重创,对华出口量直接腰斩。
邦吉集团董事长魏泽博(Weisser)已经下达了最后通牒,再没有好转,他的任期也就到头了。
杜森思考了半响。
加工厂不能再扩张了。
要学习ADM,在国内几乎很少见到ADM的身影,却又仿佛无处不在。
而在销售环节,邦吉更精于B2B业务。
他决定专注于此,把注意力集中在油料、饲料加工企业等大客户身上。
希望能稳住吧!
…
嘉吉、路易达孚也同样关注着这个异军突起的对手。
琢磨着应对办法。
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嘉禾的大豆来源,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闭环,掌控力还有缺陷。
从公开的数据来看,嘉禾和九三合作有30万亩有机大豆,西北自有100万亩。
加上一些订单种植,稳定货源在两三百万吨。
好像还有机会?
但TMD华夏大豆和玉米大幅增产呀!
玉米过剩,大豆自给率达到了60%,
这对在大豆玉米贸易和饲料加工上有重要份额的国际粮商都不是好消息。
一旦贸易环节的影响力被削弱,整个产业链体系就崩塌了。
除非再来次低价倾销,但北美的产量已经崩了……
难道也要学习国粮和丰益。
加入粮食产区的绞肉场?
算了吧。
那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太高,收益太低。
别看国粮和丰益在东北较劲得厉害,甚至有人宣传丰益要垄断东北非转基因大豆。
但随着增产,亩均成本变低,这已经变得更加不现实。
黑省是水稻和大豆的主产区,但有四分之一都是在农垦系统内,尤其是大豆。
而农垦系统的水稻和大豆,都是自己生产自己加工,九三粮油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加工国产大豆已经有利润了。
丰益和国粮获得粮源的压力很大,必须投入巨资建设物流设施,从各地收集原粮,才能保证原粮供应。
另外,水稻加工必须综合利用,除了生产出大米,还必须通过提炼米糠油、使用稻壳发电等来增加赢利点,而这些深加工设施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郭广丰有华侨的身份,四大粮商可没有,有些风险没必要去冒。
对于嘉禾粮油的扩张,同行们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
京城,郭阳和高德在微光的屋顶农场欣赏夕阳。
晴空万里,番茄和白菜苗已露了头,远处街道上毛白杨挂满灰绿的柔荑花序。
高德有些不忿的说道:“其实,嘉禾在东北也是有粮食加工基地的,但媒体闹了这么久,就是不报道。”
“也许是产能太低,没引起媒体的兴趣?”
“200万吨的大厂呢!”
郭阳笑道:“那可能是其它几样事情的冲击来得太大。”
“嘿嘿,这倒是。”高德手欠的抚摸着一株紫色的植物,结果直接给扯出来了。
“靠,这是刚移栽的?难怪看着这么假!”
郭阳顺手拿了过来,然后在营养土里刨了个坑,又给栽了进去,让习惯了西装革履的高德有些目瞪口呆。
“老板,你这……就用手刨啊?”
“不然呢。”郭阳怕了拍手,“这久了没碰土,今天栽这株苗,还挺踏实的,微光这屋顶农场搞得挺不错。”
高德对这些倒不是很感兴趣,“要不要再在东北扩大些产能?”
郭阳说道:“你有点急了,多学学杨成,有事没事多种点花花草草。”
高德愕然。
而这时,郭阳已沿着蜿蜒的防腐木栈道前行,高低错落的植物群落呈现起伏的冠际线,极具韵律感。
高德愣在了原地。
急了吗?
好像是有点急了,国粮和丰益接连的大动作,让他觉得嘉禾粮油也要加快进度。
但其实,嘉禾现阶段的产能不低了,接下来的投资也不少。
除了加工,在仓储物流上也在进行四散化改革,这属于很难被注意到的角落。
东北粮食无论内部运输还是外运都有困难,基础设施跟不上,存在体制和运力上的障碍。
国粮和益海嘉里粮油加工产能再怎么扩张,最后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还有国外,熟悉海外港口的陈燕秋已经在选址,远洋航运业在接触之中。
这速度,并不慢了。
高德也跟着进入了量产果蔬种植区,樱桃番茄、辣椒、红叶生菜、羽衣甘蓝在这里生长着。
“老板,摘点菜晚上回去搞火锅啊?”
“我就是这么想的。”郭阳顿了顿,说道:“现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占领国内的粮油市场份额。”
在粮油业,嘉禾只是一个才入行的新人。
而这完全就是一个重资产行业。
嘉禾粮油市场占比还不到10%。
高德说道:“再过十年,要把四大粮商在国内的市场馋食殆尽!”
“十年不成问题。”郭阳一边摘着白菜,说道:“但我更想在国际市场上和他们一较高下。”
“如果嘉禾粮油能把产品出口到北美就更好了。”
高德笑道:“一定没问题。”
摘了会儿菜,郭阳看时间差不多了,打了个电话给嘉禾生鲜超市的彭书玉,让他再带点菜品过来。
随后又叫上微光的杨成,以及惠农网的曲升等人。
在屋顶农场上凑了一桌,就这么烫起了火锅。
一筷子蘸着料的牛羊肉送入嘴中,再来口新鲜的蔬菜,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一伙人聊着天。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股市上。
“上证指数已经跌破4000点了。”曲升放下筷子,问道:“杨总,微光准备什么抄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