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体系的胜利(求月票!)

短短一会儿功夫,两人都在绞尽脑汁思考。

郭阳继续试探:“赵总,一起到老挝开发钾盐矿怎么样?”

“郭总还真是消息灵通。”赵思俭也不藏着了,沉吟道:“不过合作,嘉禾和开元没有合作基础啊!”

“汇力农资连锁对天禾的种子不感兴趣了?”

“……”

赵思俭说道:“汇力没有种子业务。”

“噢……”郭阳佯装恍然大悟,“我还在琢磨该怎么合作呢,遗憾啊,遗憾,赵总,老挝的钾盐矿嘉禾也想争取一下。”

实则嘉禾目前不仅对化工生产没有任何积累,连老挝的情况也不甚明了。

“这不影响,目前老挝有7个钾盐优先项目,国内感兴趣的企业都可以去洽谈。”

“这样啊……”

赵思俭对嘉禾很忌惮,不想德农进入西南市场,但更怕嘉禾看上了开元在老挝的项目。

“目前国内除了开元,还有云天化、中农等3家企业在洽谈,有3个项目还未有人盯上,嘉禾可以考虑。”

“好,感谢赵总告知,以后一起喝茶。”

“好说。”

两人的第一次通话就这么结束。

赵思俭的心情并不怎么愉悦,这番卖化肥给德农,不仅偷鸡不成蚀把米,还被人堵上门来了。

不过,德农虽然在化肥上根基尚浅,但背后的嘉禾,财力深不可测。

而经历这一次雪灾,德农的局面也彻底打开了。

如果说川省因为原料问题,只是缩减产量。

那贵、鄂、湘等重灾区,从1月末就全线停产。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厚雪的长期积压,大量钢结构仓库出现大面积崩塌。

大年三十。

农资行业依然忙碌,行业记者也奔赴在各地前线。

徽省,

辉隆集团多处配送中心仓库约合1.1万㎡雪压倒塌,部分商品破损,还有上百家连锁店库棚倒塌。

即使春节期间,也安排了上百名工作人员在抢救化肥,配送种子、农药。

苏省,

受雪灾影响较小,但苏农农资排查后,上千家连锁网点需要及时补库。

化肥节节高涨,农民默默承受

豫省,

南北受灾迥异,肥价高势相当。

桂省,

肥价大幅上涨,农民无力承担。

赣省,

天气转晴,复合肥价格相比去年却涨了一千多元,价高货紧,经销商紧张,农民期盼更多补贴。

东北,

依靠南方磷胺支持的形势更为严峻。

湘省,鄂省,

告急,农民望肥兴叹。

农资企业派出了大量队伍,前往各地组织货源,催促厂家发货。

然而,有专家预计,今年春耕全国化肥的缺口依然有两百多万吨。

春耕在即,风雪中,农资行业却面临着大考。

农资价格是诸多问题交织的核心,也是行业关注的焦点。

2月15日,湘省供x社向全行业发出了倡议:保供稳价促春耕。

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负责人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化肥储量比往年更少,风险更大。”

“整个湘省,仅有德农农资是满仓储备,但面对全省的需求,供需紧张。”

“而且,农资价格太高。”

所有人都知道德农有存货,但都以为这厮会默默的赚大钱。

然而,让全行业意外的是,德农农资带头向灾区捐赠了1000吨化肥。

随后,各地的农资企业纷纷慷慨解囊。

中化捐赠百万现金和100吨肥料,

浙省农资捐赠100吨肥料,

鲁省施可丰派出运输车和农化服务救援分队……

但德农的总经理袁文武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德农会以正常的市场价格向市场供应化肥。”

对此,许多农资人嗤之以鼻。

德农按市场价销售,在他们看来,价格依然高得离谱。

在固有的逻辑里,当农资价格高时,农民种地就会亏钱,也就不会在化肥上投入。

许多人认为德农的连锁门店,化肥销量也高不到哪儿去。

这就是一笔有价无市的买卖。

然而,更多的人从去年就意识到这种固有逻辑已经改变了。

现在的价格虽然高,但粮食亩产量的进步,让能承受如今价格的农户也不少。

事实也是如此,德农的门店不说人挤人,却也有稳定的客源。

销售一路向好。

郭家坝镇,烟灯堡村。

满载着普通罗脐的物流车驰骋离开,崔老汉双手捏着钞票,满脸喜悦。

路过的卫科杰问道:“老崔,橙子卖完了??”

“卖了,卖了,全卖了,6毛钱一斤呢。”

据他所知,很多外地商人看到运输困难,趁火打劫,压低价格,仅仅给3毛钱一斤。

而他因为和德农的关系,惠农网第一时间给他联系了买主,价格能达到往年平均价,一亩果园能收入两千多元。

崔老汉媳妇递给卫科杰一个口袋,里面装着普通罗脐。

“卫师,尝尝,可好吃了。”

“那肯定好吃。”卫科杰剥开,吃了起来,味道确实不错。

“这场雪就像个天然的大冰箱,帮助橙子保鲜,现在吃风味更好。而且,这是国内唯一还在树上的新鲜脐橙,这是最好的卖点。”

崔老汉连连点头,又说道:“那个,卫师,我这边要再买点化肥。”

“行啊,明天安排给你送货。”

郭家坝门店的生意很好,不只是因为存货充足,也因为在这次雪灾中的应对,带给了农民利益。

在灾后自救的过程中,嘉禾的技服人员即使前期推广过程中不被待见,也依然第一时间给到了建议和帮助。

油菜田里排渍、摘叶、追肥;

蔬菜田里及时抢收,清理死苗,预防病害,抢早补种挽回损失;

牲畜消毒接种防疫病;

清沟沥水,中耕培土;

果树清理枯枝败叶,施肥防病,趁机更换品种,选用无病毒树苗……

德农在化肥上的突破不是某一个人的胜利,而是嘉禾服务体系的胜利。

二月末。

酒泉,视频会议上,袁文武汇报了阶段性成绩。

“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德农本次筹措资金上百亿元专门用于春耕化肥、农药和种子采购。”

“优质玉米、蔬菜、大豆、棉花、水稻等良种储备40余万吨,种子包衣和处理剂货源充足。”

“目前,销售各类化肥90万吨,剩余储备110余万吨,08年前两个月化肥销售收入超过23亿元。”

郭阳很满意。

两个月销售化肥90万吨。且春耕高峰期还未正式到来,全年销售破200万吨板上钉钉。

如果后续供应跟得上,全年破300万吨也不成问题。

300万吨,基本上就进入了主流梯队,辉隆、浙省农资、九禾皆在这个段位。

德农在竞争激烈的化肥市场,撕开了一条口子,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