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丰收的画卷与彼岸的麻烦

在全球种植的基因改良农作物中,有90%使用了孟山都的技术,孟山都的许多产品在美利坚及世界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他们自认为是布鲁诺、哥白尼式的人物,坚持真理却被愚昧和迷信的传统守旧势力所不能理解甚至诅咒。

即使面临怀疑、抵制、污蔑,却依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所有人都相信未来更美好。

然而,

当一向意志坚定的总裁布雷特告诉他们,孟山都面临着巨大麻烦,甚至是生死危机时,大多数人一脸懵逼。

“发生了什么?”

“今天是愚人节吗?”

“我们的除草剂和种子都在热销,怎么就生死危机了?”

布雷特示意所有人安静。

然后他又看了看孟山都旗下迪卡、阿斯格罗、蒙索伊(Monsoy)三大种子公司的研发负责人。

迪卡种子公司,负责研发生产联邦本土中西部农业产区的作物品种;

阿斯格罗,负责北美和南美;

蒙索伊,巴西最大的大豆种子生产商;

这三人都清楚一些情况。

犹豫了一瞬,最后还是最为熟悉情况的迪卡种子公司技术负责人加西亚出声说道:

“在本土中西部地区,发现了一种杂草,广泛生长在大豆和玉米地里面,这种杂草具有很强的农达除草剂抗性。”

“比我们精心培育的农达二代大豆种子还强,目前还没找到对付它的办法。”

“这种杂草是由蒺藜变异而来。”

“目前正在中西部地区快速蔓延,一旦染上了他,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减产。”

随着加西亚的声音,现场来参会的孟山都的高管成员,都脸色凝重。

很快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农达草甘膦除草剂诞生于四十几年前,早就过了专利期,目前全世界国家都在生产。

尤以华夏产量最高。

但这并不妨碍它仍是孟山都的重要业务,而且和抗农达种子搭配更是无往而不利。

种子、除草剂,这是孟山都的主要营收。

2007年,抗农达系列大豆品种在联邦播种面积达到了4.35亿亩,占联邦大豆种植面积的95%。

抗农达二型转基因玉米在本年度的播种面积同样超过了1.94亿亩,占联邦玉米播种面积的40%。

转基因种子就是孟山都能转型成功的根本。

如果草甘膦打不死杂草,农户不仅不会买他们的除草剂,连种子也可能一同抛弃。

还可能面临极其强烈的舆论危险!

杂草怎么会变异?

一定是转基因的锅!

量变引起质变,这才十年时间,就引发了植物变异,生态环境危机。

以后呢?

这种杂草会成为转基因反对者手上最好的攻击武器。

用生死危机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静!

静的可怕!

“也不用过于沮丧。”

布雷特打破了这种沉寂,说道:“生物技术部门正在全力勘破这种杂草的基因。”

“孟山都的农业生物技术是全球领先的,其它人不可能在我们之前给出解决方案。”

有人问道:“那要多久时间?”

“最少1~2年,也许更久。”布雷特说道:“而且应该快瞒不住了。”

“被杂草困扰的农场越来越多,收割也全面开始,各种负面新闻会越来越多。”

“这就需要各位齐心协力,一方面加强新品研究,一方面做好应对风暴的准备。”

“这两年,会是孟山都最艰难的两年。”

会议结束后,一行人都沉默不语,准备迎接这突如起来的风暴!

而布雷特又单独找来了期货交易部,准备迎接市场反转。

和陶氏益农、孟山都类似,杜邦先锋良种和杜邦植物保护等也察觉到了异常。

大平原北部的杂草,南方的红火蚁都已有失控之势。

最新的研究报告刚出炉,杜邦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而且,在杜邦的调查分析里,红火蚁的危害明显更严重,其对土壤的破坏更强了!

但杜邦也暂时选择了保密,这种东西谁也不想主动沾上。

他们也清楚问题始终是瞒不住的。

农场主知道出了问题,虽然还不清楚因由,但当事情越闹越大,肯定会爆发出来。

不过,有这个时间差,就足够一些人利益最大化了。

——

当北美暗流涌动时,东方的土地上却迎来了丰收的画卷。

大豆和玉米陆续颗粒归仓,如同预期一般的丰收,时不时爆出的高产、超高产新闻更是一时热点。

但其实业内没有那么轻松,如何消化过剩产能成了新的问题。

相比大豆价格只是小幅下降,玉米市场的压力明显大得多。

即使嘉禾、国储粮、国粮、玉峰实业等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全力收储,也挡不住产量的暴增。

玉门一处农场的办公室。

嘉禾粮油国际粮食贸易总监陈燕秋端坐在沙发上,一边品尝着茶水,一边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国内玉米跌价比国外更快,价差和出口退税带来的利润还行,但如果不快速出手,等价差缩小,利润会越来越低,甚至亏损。”

这是他基于目前形势的判断。

随着玉米收获的进行,后续价格承压会越来越重。

这时候的粮食贸易,就是要周转率足够的快才有利润,也够能缓解国内的过剩压力。

然而,老板却突然让对外出口的速度慢下来。

他十分不解。

郭阳并不打算给他说原因,就像高德等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加快多头头寸的建仓。

“国内玉米价格太低了,不利于社会稳定,嗯,有些老百姓把火发到天禾身上来了。”

“老板是看好后市价格?认为价格有上涨的空间。”

“嗯。”郭阳笑道:“原油价格太高,理论上,只要原油价格在50美元/桶以上,生物能源就有前景,现在这价格,生物能源也算得上利润丰厚。”

对陈燕秋来说,这个理由太牵强。

但他知道老板一定有他的原因,期货上的巨大成功让他选择了无条件信任。

郭阳说道:“有时间可以到西北多转转,这段时间很多景点都很美。”

“嗯。”陈燕秋笑道:“我打算去疆省看看棉花。”

郭阳定了定神,道:“也好。”

这段时间,棉花采收也逐渐进入了丰收期,不过以手采棉为主,这时候一般都是一周采摘一次。

机采棉还要等完全成熟,一般要在入冬前后才开始采摘。

种植天棉20的农场中也迎来了丰收,相比去年,今年的高产率更稳定,500公斤是入门标准。

但价格相比去年,反而又有所下降,总体还是供需过剩。

不过在棉花上,大多数农户都还能挣到钱。

远没有玉米市场惨烈。

玉米农户们对天禾种业是又爱又恨,能带来极高的产量,但收益却比不上去年了。

而没播种或者没买到天禾种子的农户,则更多是怨恨。

至于其它种子公司,以及经销商、农资贸易公司,在这轮下跌浪潮中,对天禾种业爆发了极强的敌意。

一来是长期慑于天禾的欺压,在种业市场上苦苦求生,如今终于逮着机会了,可不得狠狠发泄。

二来玉米供给严重过剩,不赚钱,必将影响明年的种子市场。本来就吃不到肉,现在连碗里的汤量都变少了,如何不恨。

不过天禾近期都保持了低调,尽量不被抓住污点,或者破财消灾。

同时也抓了一批造谣污蔑的人,以儆效尤。

除了种子公司,天禾还要应对来自粮油业的‘关怀’。

任谁也没想到,食用油上涨趋势的终结可能会来自种子企业!

先是大豆价格下跌又回升,随后玉米又暴跌,再次带动大豆降价。

这在粮油业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丰益国际、益海嘉里集团董事长郭广丰在一次投资考察的发布会上,无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