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一幕,卡勒姆独自品了品红酒,心里的把握又大了一分。
同时想着,华夏的牧草种子市场,孟山都也要掺和上一手。
……
岛国《肯定列表制度》被称为史上最苛刻的游戏规则。
有15种农药、兽药禁止使用;797种农药、兽药和添加剂设定了53862个限量标准。
没有限量的,也有个一律标准,全部一刀切。
从2006年6月实施以来,国内大量的农产品受到了影响。
但也有很多的农产品打破壁垒,跨越鸿沟,脱颖而出。
比如浙江江山的蜂蜜,广东鳗鱼,江苏紫菜都反而出现了大幅增长。
原本苜禾的牧草也在此列,甚至可以说《肯定列表制度》基本没有对苜禾造成影响。
但随着对岸出台高额补贴,岛国针对国内的苜蓿也延长了质检手续。
还多出了一些莫名的规则。
比如苜蓿施用农药需要通过岛国相关组织的批准,且施药记录要求保存7年,过关时还会随时检查。
施药记录苜禾能提供,也不怕检查。
但这种举动,很明显的违反了WTO的贸易规则,相关部门也第一时间进行了抗议申诉。
等待一段时间,很快就能有裁决结果。
不过苜禾农牧现在对此不是很感冒了,你爱要不要。
怎么搞得好像我非要卖你似的?
下乡回来的第二天,谢时杰就开始准备和伊利、蒙牛等乳企的洽谈工作。
结果也不出预料,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的伊利对苜禾的苜蓿草料十分感兴趣。
要知道河西乳业的牛奶品质能如此出众,和苜禾的优良牧草有很大的关系。
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初步意向,并相约在五原考察签约。
期间,伊利旗下的饲料部门负责人也透露,伊利也将成立牧业公司,专注原料奶的供应。
想和苜禾在苜蓿上达成更广泛的合作。
和蒙牛的洽谈不是很顺利,牛总依然急的睡不着觉,但国粮集团已经逐渐浮出了水面。
同时,光明、三元、新希望等等乳企也陆续和苜禾达成了部份合作。
有些是直接采购牧草,有些是想购买种子,有些想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苜禾统统来者不拒。
这可让河西牧业的丘景让,以及河西乳业的纪卓文急坏了,每天守在群里发消息。
丘景让:“谢总,你可悠着点,咱就这点家底,你可别给泄露完了。”
纪卓文:“伊利蒙牛这半年被压得抬不起头,没想到刀子来自内部。”
丘景让:“要我说卖点种子得了。”
谢时杰:“特级牧草卖给伊利的价格是2850元/吨,零关税,运费低,收益比出口还高,丘总,你从苜禾采购牧草的价格是多少,还记得不?”
丘景让和纪卓文顿时就不吭声了,这价格还有好啥说的?
两人这半年的日子别提有多舒坦,外界好评不断,销量节节走高。
如今,压力一下子又来了。
群里的消息郭阳也在默默地看,河西乳业想垄断牛奶市场是不可能的。
但除了牧草,奶牛品种也是河西乳业的优势,有这就足够吃掉最大的那块蛋糕了。
带动国内牛奶品质提高,顺便给下面的人压力,是他乐于看到的。
这些天,眼看着岛国和老美农业部合作演了一出戏,心里没有波澜是不可能。
国内的苜蓿市场不可能让。
孟山都和尼特罗又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发出了引种请求,甚至提出可以共享部分孟山都的种质资源。
这确实很诱惑人。
老美从19世纪中期就在全世界各大洲收集植物种质,积攒的植物基因不知几何,完全就是一个植物宝库。
能让孟山都给出这样的条件,显然,苜禾1号已经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
不过,你盯上了我,我自然也能盯上你,北美的种业市场也是一块肥肉。
又等了两天,直到六月中旬,罗修终于回来了。
从酒泉,到金陵,到非洲,再回国,这一趟也挺辛苦,好在目标达成。
潜龙安保公司已经挑选好了海外的训练基地。
同时又派出了新一批的安保人员到了刚果(金)等地,算上此前的,安保人员已经达到了近三十余人。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跟着余洪海去的野兔、大炮等犯了事的四人,都选择转型成了佣兵。
余洪海也改变了在非洲大陆的策略,一些产业调整到了加蓬和安哥拉。
比如说油棕和果园就有部分转移到了加蓬,这里是非洲少有的中等收入国家。
这基本宣告了嘉禾最初扎根刚果(金)的策略破产,郭阳也没什么好扭捏的。
犯错就要挨打。
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
嘉禾在刚果(金)的动作没瞒着任何人,该停工就停工,技术团队全部转移到了更安全的加蓬。
一副接受亏损的模样。
这让卡比拉政府和埃迪酋长都急了起来,连连给出承诺。
埃迪酋长更是一再邀请嘉禾去赤道省。
余洪海表面上却依然不为所动,实际上刚果(金)依然是嘉禾的重点目标,粮食种植项目就没撤。
油棕和果园的土地也依然是嘉禾的,但建设速度慢了下来,机器改为了人工,反正当地工价不值钱。
另外工作重点回到了贸易上,粮食、种子、农机的出口,以及木材、橡胶甚至矿产的进口。
赚钱的生意都做。
余洪海原本对农机的进出口业务就很熟练,不局限在刚果(金)后,反而如鱼得水。
此前考察的东非四国,以及赞比亚、乌干达、南非、加蓬、尼日利亚都有达成合作的公司。
农机的成交金额不高,非洲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毕竟很低。
但在粮食、木材和矿产资源的交易上,却获利不菲。
尤其是粮食,国际粮价上涨,以及远洋航运业不景气,这些都给嘉禾创造了机会。
通过粮食贸易获取到了不少的资产。
在非洲搞建设搞不起来,那就先通过贸易的方式,一边赚钱,一边渗入当地的政治环境。
办公室里,郭阳和罗修两人喝着茶,交流了一会儿近来的情况。
罗修说道:“非洲今年雨季来得晚,受干旱影响,很多地区粮食面临绝收。”
“老余说的?”
“不是,我和陈燕秋陈总一起回的国,他给我说的,嘉禾手上的粮食筹码很充足。”
“或许可以多换一些资源。”
陈燕秋是嘉禾粮油国际贸易部的总监,粮食分析师出身,对这些很敏感。
郭阳想了想,次贷危机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离老美彻底扛不住,雷曼兄弟破产还有一年时间。
粮食危机的影响明显来得更快。
换资源?
换什么资源呢?
矿产资源?
刚果金也只有这个了,或许可行。
矿山开发是下策,但嘉禾可以拿在手上,等升值、配合金融套利也是一种方式。
钴矿、锂矿、铜矿都是很好的选择。
“要休息两天再走吗?”郭阳说的自然是去美利坚。
“不用,已经耽误了老板的行程,我随时可以出发。”
“谈不上耽误,国内这些天,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