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玉米种子市场的暗流

余洪海兴奋地来,又急匆匆的走了。

徐小雪仔细看了看,从包装上看应该只有两个品种。

“哼哼,你试了就知道了,我四个子女,一大家子二十多亩地,今年准备全部种这个。”

3月中旬。

徐小雪讶然,她甚至看到中年妇女也有跃跃欲试的模样。

种业周刊的记者徐小雪,到鲁省某县进行随机采访。

“有多高?”

除了非洲,南美、东亚、中东都是丰凯农机的潜在市场。

在众人还在议论是真是假时,华夏工业报,鲁省日报等更多的媒体也加入了报道。

郭阳还不忘提醒,

“国内的生产基地扩张,还有国外的大轮拖生产基地建设计划,丰凯先向集团总部报一个计划。”

但他目光却瞄向了4月份伊朗即将举行的农机展览,丰凯已经收到了邀请。

老大爷这时也说道:“我去年就试过了,想达到宣传的产量很难,但产量确实很高。”

“嗯,但我主要买它,其它的零星搭配点。”

徐小雪跟着大爷的手指看了过去,天玉1号,好熟悉的名字!

至少不是坑农的假种子!

余洪海点了点头,离开的脚步却加快了几分,国外的大轮拖生产基地是很肯定要建的。

而邻近的地块,甚至同一家同一块地同一天种植的其它玉米种则结的颗粒饱满。

确信了,

丰凯农机和安哥拉正式签订了合同,未来一年内陆续向安哥拉提供大马力轮式拖拉机、柴油发电机等品牌产品!

丰凯农机已经张开了他的国际化触角!

她好奇的上前问道:“大爷,你买的什么种子呀,买这么多。”

丰凯农机的战果显著。

路上她还碰到了两辆种子公司的下乡服务车,在各乡镇集贸市场、村间巡回流动。

等到了田间,她脸上被拖拉机轮子甩得都是泥水,下了拖拉机走了不到20米路,每个人鞋上沾的泥足足有两三斤重。

再瞧了瞧,又是天禾种业的。

农民的求新心理也很重啊!

在县里种子公司的门市随机采访了几家,

徐小雪跟着又去了乡下,种子公司在乡镇上设了很多代销点。

她也跟着看了,听了一会儿。

她不由想到去年的采访经历,68户村民买的“高产”玉米种子经过春的耕耘、夏的浇灌、秋的企盼。

她跟着观察了两天,记录着春耕种子市场的所见所闻。

又呆了会儿,她有了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