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子,这位……”
“不碍事不碍事。”
郑一楠笑着摆摆手,催促道:“朱兄你说你的。”
朱投有些不明所以,搞不清楚郑一楠为何对他的事如此上心,他们虽说有交情,但似乎只是点头之交。
对此,朱投只能将一切都归咎于郑一楠为人仗义,哪怕仅是点头之交,也能为之两肋插刀。
朱投并不知道的,郑一楠并不是对他的事上心,更不可能为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两肋插刀。
他只是单纯的想要一个可以留下来的借口。
他与郑玉甫此行前来,目的仅有一个,那便是与临渊谈一笔生意。
问题在于,
数月前在桐峪镇之时,他就与临渊坦白过,想要与后者谈一笔生意。
甚至在表明可以让郑家家主亲自过来与之面谈的情况下,临渊毫不关心生意本身,明确表示不想掺和登州的恩恩怨怨。
据郑一楠推测,临渊已经说出口的话,应当是不会有转还的可能,或者说,转还的可能性不大。
除此之外,在桐峪镇寻芳阁时,他们一个碰面临渊就差点把他秒了,那次短暂的相处根本就谈不上愉快。
如此,郑一楠自然就不想去自讨没趣。
但奈何,郑玉甫硬是要他一同前往,无法推脱的他,只能陪着一起往临渊落脚的客栈而去。
眼见着离关山客栈越来越近,郑一楠愈发的不自在。
而就在这时,街道尽头出现两道身影,其中一人甚至还有些眼熟。
郑一楠几乎要想破了脑袋,记忆的犄角旮旯终于出现了一个毫不起眼的人物、庭州府有过一面之缘的朱投。
如此这般,利用朱投拖延时间的计策浮上心头。
郑玉甫迫切的想要见到临渊,定然不会将时间浪费在朱投身上。
事实也确实如郑一楠猜想的那样,郑玉甫丢下他,单独一人往客栈而去。
朱投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我出关的时候听说了仙……”
郑一楠提议,“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咱们找个酒楼边喝边聊?”
朱投下意识望了眼郑玉甫离开的方向。
“虽然我今夜出来是有其他的事,但咱们兄弟好几年没见,任何事都不能成为我们兄弟情谊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