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浔州以外,横州、宾州的少数百姓听说了,也把桐油和棉花运来白云县卖。

良民村不用自己大量榨桐油,节省出的人力又可以扩大生产。

正好山脚处的新屋建好了一些,制墨的工坊干脆从山顶迁移到了山脚附近的一块平地,空间大,又方便运输。

棉纺作坊挪到了另一侧山脚,向西延伸。

两边山脚各连接另一座山,以后若要再延伸扩张也有充足空间。

有些农民和村妇不会榨桐油,但有干活的力气,便到黑匪山来做短工,挣点工钱过个好年。

他们不用上山进村,只需要在山脚的作坊劳作便可以。

郝仁兑现了之前给新村民的承诺,村里产业做大了,有了更多利润就会发工钱。

无论是村民还是外来做短工的人,一律按天计算工钱,还包每天的伙食住宿。

只不过短工只能临时挤在大通铺,幸福指数没有村民高。

良民村的村民有自己的小屋,还能做三休一,识字学功夫;短工只能做工、吃饭、睡觉、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