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依样画葫芦

红途漫漫 佚名 2855 字 1个月前

你直接把它做成文档,发到我的邮箱里不就行了么?搞得这么麻烦。

副局长说他难掩自己激动的心情,非要念出来才算。他来镇城建局已经五年了,从来都没有搞过什么建设性的工作啊!

他这副样儿,似乎是怪可怜的,顾云来就让他念出来了。

听完之后,觉得没什么不妥就让他张贴出去。有一点很重要的要加上:广泛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

毕竟这件事情可以说是与他们的生活和未来息息相关的。

另外,光是张贴的手段是不足够的。顾云来还主张在广播中大肆宣扬一番,如果当地居民有意,这施工人员的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当然了,该有的待遇是一样都不少的。

副局长终于确定顾云来真的要来这么一个动作了,而不是单纯的形式主义。但副局长毕竟也是搞城建的出身,清楚这里头的流程。他还是要问顾云来一句:那相关的手续和资金都到位了吗?

“这不需要你操心。我一个星期之后回来,你只需要带领着城建局,把宣传工作做好就行了。”顾云来说。

到底是城里来的领导,真有本事。才来几天呀,就有动作了。想想我们在这里待了这么年,居然毫无建树,真的是惭愧……

“我也很疑惑,为什么你们五年里都毫无作为呢,就完全没有朝这方面想过吗?”顾云来觉得,他们的状态,已经不能单纯用不思进取来形容了。

想当然是想啦,可是没钱呀。整个镇政府的心态都是花小钱办大事,结果一件都没办成。

“这种想法就很短浅了,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花小钱就能办成的大事。如果能办成的话,以前就办成了,何必要等到现在呢。单论一个学校,我花现在百分之一的投入就可以建成,比原来都不如,或者只比原来好一点点,那有意义吗?投资建设的唯一合理目标就是取得比别人更多的成果,如果需要比别人花更多的钱,应是何乐而不为。如果我投入两倍的钱,新建的学校只比原来好一点五倍,就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我应以此为荣。现在我的建设投入是以前的百倍,那么,这所新学校足可以承担十里镇未来几十年的小学阶段教育。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有什么亏的地方吗?”顾云来说。

实话说一句,社会资本带来眼光和格局的差异。这些事情就算我们想得到,也没本事去做呀。

“我也没钱呀,这不是在拉投资么。”顾云来说。

您能拉到投资,这本身也是社会资源范畴了。我们是有心无力,您有的话,只需要解决一些有难度,但是现实可行的问题。我作为城建局的副局长,也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予您最大的协助和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