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在这些战争中,高丽人看穿了大元的虚实,才敢诛杀亲元派,攻下了铁岭一线。

红巾军也正是因为这些战争,才对高丽人恨之入骨。他们攻入了高丽,报当初的血仇。

不管怎么说吧,当初,在中原地区,高丽人曾经和红巾军爆发过无数血战,崔莹就是在这些战争中崭露头角。

后来,高邮之战,张士诚利用大元内讧,一战歼灭百万元军。那两万三千人的高丽军,也几乎全军覆没。这两万三千军的主帅李权,柳翟,战死当场。当时崔莹还不是军中主将,却带着少量残兵败将,回了高丽。

残兵败将好啊,王颛最喜欢毫无威胁的残兵败将了。当时,王颛刚刚杀了中兴四将,手中无人可用,正好给予看起来还行又没那么大威胁的崔莹重大军权。

崔莹也真对得起王颛的重用。

当初,元帝打算在济州岛修行宫避难。就是崔莹率高丽军收复了济州岛,杀光了岛上的蒙古人。

随后,崔莹步步高升,如今已经是高丽的武臣第一人。

而且,必须说明的是,如果说,高丽有个铁杆“侵辽派”的话,那这“侵辽派”的文人领军人物,就是被朱标千刀万剐的郑道传。而“侵辽派”武人的领军人物,就是崔莹了。

崔莹对高丽吞并东北,成就当初高句丽时代的辉煌,孜孜不忘,念念不舍!

……

……

此时此刻,高丽王宫正殿中,崔莹正对高丽王王颛,乃至于高丽群臣,侃侃而谈。

他说道:“大明太子朱标兴兵五十万,号称百万,要灭我高丽。表面上看来,我高丽的形势危若累卵,已经到了存亡之秋。不过,实际上,我高丽稳如泰山,明军却是必败无疑!”

王颛道:“敢问崔侍中,为何有如此说法?”

崔莹道:“微臣总共有三个理由。其一,纵观古今,凡是中原王朝,出征高句丽、或者高丽。但凡出动二十万大军以上者,无一成功,绝大部分是全军覆没之局。大明,凭什么是例外?朱标,凭什么是例外?”

“崔爱卿此言有理!”

隋文帝三十万军征高句丽,隋炀帝白万大军三征高句丽,辽军三征高丽,大元九征高丽!

这些历史,高丽人怎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