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咕了一句,赖光圳拨通了廖主任的号码,把裘远之的要求传达了过去。
“我也拉不下这个脸。”廖主任颇为头疼。
协和什么时候也干挖墙脚的事情了?
而且,这事情要是传出去了,他廖主任以后还做不做飞刀了?
恐怕业内都得担心请廖主任飞刀,自家的好医生就会被带走……
最重要的是,如果是个教授、院士也就罢了,一个四十五岁的主治医,也让我拉下面子去干这事儿?
“我也觉得不妥,但涉及到戴教授,而且裘院长都开口了……”赖光圳表现得很理解廖主任的难处。
最后,廖主任还是叹了口气,道:“行。我倒是要看看,对方究竟是什么来头,能让戴教授、裘院长都专门关注。”
……
而此时的临医,各科都在忙碌着。
其中尤以神经内外科最甚。
这次“分期逆转术”已然功成,接下来,就是汇总患者的情况,整理成论文,最后正式公布。
届时,临医也能短暂地成为全球神经领域的焦点。
而这次的论文,申昆仑、曾主任等就蹭不上了。
事实上,与神经学领域强相关的人,其实也就一个戴楠而已。
原因很简单……这台手术太特殊了!
能解决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逆转问题的术式,不来自神经外科,而是显微外科!
也因此,汤姆森是最大的赢家。
他的超级显微设备又拓展了一个应用领域,无形之中财富和身价可能又要翻一番了。
毕竟,断手指、需要缝合的人可能不太常见。
但,谁家老人没有个阿尔茨海默病?
而许秋在与众人商议这个项目的贡献度时,众人一致决定,将汤姆森排在第二。
毕竟,周景芝的手术是汤姆森做的——作为首位发现逆转,并且开启了后续研究的医生,他本来就有着巨大的贡献。
随后的手术,汤姆森也全程参与。
而且超级显微设备也是汤姆森带来的。
相比之下,戴楠要做的就少多了,仅仅是提供更精准的阿尔茨海默病分期判定,自然比不上汤姆森。
因此,最终的贡献度排名,从前往后分别是许秋、汤姆森、戴楠。
当然,沈瑶、胡主任、钟经山等人也在名单中,虽然比重不多,但总算是参与了一个重大项目。
因而这一次赚的最多的,就是名利双收的汤姆森了。
而这个消息一传出,一则电话就打到了许秋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