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发展跟许多企业的发展一样,国内有许多企业也是这么走了下坡路,甚至破产的。”

领导思考了几秒钟,忽然又问道:“我听说郑城还有一个独特的举措,对房地产做出了限制,要求封顶才能预售?”

预售的事情已经讨论过很多次,封顶才预售的事情也在十年前就有人提出来,可一直没能推行,郑城这是又走在了前面。

张恪清解释道:“这个也是我做的,目前是封顶才能预售,之后逐渐过渡到现房销售,毕竟房子对任何一个老百姓来说都是家庭的主要资产,很多人心里也都觉得没有房子就没有家,所以此举是为了保障购房者的利益。”

“我也清楚这样会让房地产的发展放缓,增加地产商的资金压力,但实际上他们一样能赚钱,只是赚的少了,也能避免更多的人涌入到房地产行业,更不会让烂尾楼拖垮一个个家庭。”

领导微微点头:“你把郑城房地产新政策的资料送一份过来。”

房地产发展放缓,但也还是能继续发展,这也未必就是坏事,回去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积电公司的代表下午要过来,这个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一直是你在做吧?下午的时候,你也来旁听吧。”

走出会客室的时候,张恪清才感觉自己的手心都是汗。

虽然领导问的所有问题都在他意料之中,他也早有了腹稿,但还是感觉格外的紧张。

因为这位是真的能一句话决定他未来前途命运的人。

甚至不只是他,连向洋的前途,这位也能决定。

他才出来,迎面就看到了拿着一些文件走过来的向洋。

“刚才跟领导汇报工作了?回答的如何?”

张恪清想了想:“我不确定自己的回答是否让领导满意,但说的都是我认为对的。”

他不敢奢求领导的理念跟自己一致,但在领导的面前也不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说他想隐藏,领导也能看得出来,那就没必要隐藏。

向洋点了下头:“行,你去休息一下,一会儿领导肯定要去市里转转,看看郑城这些年的变化,你也一起。”

轻轻拍了两下张恪清的胳膊,向洋走到会客室门口,敲响了门。

这次请领导过来也是张恪清的主意,向洋才大着胆子去找领导汇报,如今领导答应并且过来了,那向洋也会给张恪清争取一些露脸的机会。

领导要看看郑城的一些变化,张恪清作为郑城市委书记,跟着陪同也没人会说不行。

半个小时之后,会客室的门再次打开,在向洋和夏正东的陪同下,一起出发了,张恪清也上了自己的车,跟在后面。

第一站,他们到了郑城煤机集团。

如今的煤机集团已经不像是张恪清当初刚到郑城时那充满暮气的样子了,而是变得朝气蓬勃。

领导在车间走着,看着新型的设备生产,脸上也浮现了满意之色。

“我听说这两年煤机集团壮大了不少,不只是原本的采矿装备发展的很好,还研发出了不少一流的汽车零部件?”

向洋马上回答:“确实发展的不错,之前在张恪清同志的牵线下,让煤机厂跟龙江那边的煤矿企业合作,为他们定制了一批采矿设备。”

“再加上跟晋西那边的企业也签订了合同,还将许多设备出口到了欧洲,尤其是苏俄那边的订单增长最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