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是曾经国内的车企一样,靠着合资来学习技术,积攒实力,如今也才能在科技发生变革,新能源兴起的时候,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跟黄远峰聊了半个小时,张恪清详细问了一些措施,这才挂了电话,下午的时候,他也继续翻看着王维庆整理出来的相关政策资料。

难怪前世从今年开始,有那么多合资的晶圆厂开始规划,确实是有政策导向。

目前国内落后全球顶尖的半导体企业十五年左右,记得他重生前,好像已经追赶到了五年左右。

不过又遇上了一个行业壁垒,但同时也迎来了行业变革,让一些产品不再需要最顶尖的工艺,靠着量一样能取胜。

当然那些个人使用的产品,还是处于落后阶段,但至少不影响国家大势。

这个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可以投资相关的产业,可对积电公司来说没什么吸引力,因为积电公司可不会选择合资,这家企业现金是很充足的。

不过他还看到了一个半导体扶持基金,这个不知道能否给积电公司享受到。

但这个基金也还没定下来,张恪清也不敢打包票,去空口白牙给积电公司许诺。

“别人有顶尖的技术,哪怕是物流运输成本高一点,他们也不太在乎,这有些难办了。”张恪清觉得郑城的吸引力,确实对积电公司不是那么大。

不过内地市场的吸引力应该很大,但也意味着积电公司可以在内地选择任何一个城市,不一定非得是郑城。

还有什么办法,能让郑城加重在积电公司董事会中的印象分吗?

下午的时候,张恪清也翻看着国际上的一些半导体行业趋势,有一些企业宣布了更先进的制程工艺,有的企业宣布了工艺技术更加成熟,良品率更高。

但他也看到,阿斯麦公司接到的积电公司的EUV光刻机订单已经在交付中了,不过这个安装和调试就要一年的时间。

明年英特尔、四星等公司采购的EUV光刻机也要交付了,订单量估计会持续增长。

各大企业也会逐渐将DUV光刻机慢慢的淘汰掉,也有一些企业宣布了转型,他们已经看不到未来。

“积电公司的新工厂在建设中,他们明年也还有一台EUV光刻机要交付,那就需要新的工厂。”

张恪清也坚信,积电公司要再建一个新工厂了,可是否在内地,在哪个城市还不一定。

不过在下班的时候,张恪清意外接到了黄志奎的电话,而这个电话里告诉了张恪清一个可以帮郑城解决困境的名字。

“舅舅,这位我们哪儿见得到?”

张恪清听到这位名字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这位可是国院的负责人。

级别比向洋都高两级,哪怕是祝巍山都不太可能轻易见得到,更别说向洋了。

如果这位能支持,那当然一切就能尘埃落定,可他们连见都没机会见到。

向洋之前当了几年省长,倒是对口跟这位汇报工作,可也只跟副职汇报过,完全没在小会议上见过一次。

黄志奎沉声说道:“恪清,有件事你可能没注意,这位十几年前,是南河的一把手。”

“郑城和南河的改变,就是在他任上开始的,那些基础的规划和定位,也是他当年制定的,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