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威望

“是的,骑马离开了,看起来是要回去复旨去了。”那亲信如此回答道。

赵铎没想到,那官员竟真的没宣旨就离开了。这让他心中开始忐忑不安起来。

他甚至可以预料,那这位大明礼部官员回去之后,那些大明文武官员的态度来。

而他们赵家义军与大明的关系,也将会至此出现更大的裂痕。

不说降到冰点,可也差不了多少。

想到这,他就有种追上去道歉认罪的冲动,可看着下方那些振奋,激动的首领们,他又重新坐了下来。

他赵铎其实无论是武力,还是军事才能,其实做这个义军的统帅,都轮不到他。

他唯一的凭仗,就是赵家唯一嫡子这个身份了。

可若是他一意孤行,不考虑在座诸多首领的态度,这个位置他也就坐不长了。

这十余路的首领,如今大部分人的想法,就是脱离大明管制单干。

就算与之结盟,也必须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属于上下的关系。

若他赵铎一意孤行,与大明走的太近,可以预料,很快就会失去这些首领的支持。

这次,有三路的首领没来参加他召集的会议,就说明了这一点。

1若是再向大明卑躬屈膝,那么他失去的支持,就会更多了。

这也是为何他对大明使者无礼的原因。“哈哈,侯爷今天做的不错,果然硬气了。”

“是啊,咱们就应该这么做。如今咱们义军二十万将士,威震四海,怎能再向他人卑躬屈膝?”

“哈哈,看着那大明官员吃瘪的样子,真的令人十分痛快。”

赵铎看着这些激动的首领们,心中复杂至极。

一方面是为接下来如何应对大明关系而感到忐忑,忧心,一方面又为赢得了这些首领的些许敬意而感到振奋。

“侯爷不用担心,大明皇帝应该是个有分寸的人,他们离不开我们的。”

身边的老者,笑着安慰赵铎道:“刚才你做的很对,你看台下这些首领的心情就能知道了。”

赵铎点了点头:“世叔,小侄也不后悔刚才对大明使者的态度,只是……只是以后如何与之合作,就成为了问题。”

“哈哈,侯爷不用担心。如今高句丽昏君不理朝政,奸佞当道,如一座腐朽的楼阁一样,风一吹就倒了。”

“就算没有大明的支持,我们也能覆灭了这个腐朽,落寞的王朝。”

当提起高句丽王朝的时候,那老人的神色里,满是狰狞愤恨.

赵铎身边这位老人,足智多谋,名为王灿。

祖上曾为元朝官员,在元廷逃亡之际,他们就此逃到了高句丽。

因为其家族世代儒生,所以很快在高句丽便站稳了脚跟。

他们王家想要重返故土。

他们在此生根发芽之后,便心高气傲地认为,定能在这样的小国坐到三公的位置。

可这么数百年过去了,他们王家始终走不出这两城之地。。

最好的子弟,也只是坐到郡县的县令而已。

其他人,要么是一员胥吏,要么是昏昏沉沉数十年,抱憾终身而亡。

而这个王灿年轻时,就是王家最为得意的家族子弟,曾考取过高句~丽的进士。

但是其为人恃才傲物,又心胸狭隘,虽有才学,却不受国君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