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的人放出狂言,要与大明分道扬镳,独立起来。
正在诸首领议论间,这时一声高呼声打断了喧闹的场面。
“文侯到。”
众首领听到这声后,也回到了各自的座位,抬眼望向走进来的赵家义军首领赵铎。
弘文候本是高句丽先王赐予三朝帝师赵欢的爵位。
能以文臣做到如此高的官爵,可见其多么受人敬仰。
而这个侯爵还是能够世代承袭的。
只不过,当赵欢被新君诛杀了之后,这个侯爵也被剥夺了。
可高句丽的国君虽剥夺了,但在众人的心里,却是永不可磨灭的。
更重要的是,大明皇帝还是承认的,也赐予了同样的爵位。
如此一来,作为赵欢唯一的后人赵铎公子,也就承袭了这个官爵,并成为了义军的首领。
“拜见侯爷。”“诸位免礼。”
赵铎这位世家公子哥,经过这些时日的磨砺,已经褪去了往昔的文弱,眼神也变的锐利,气质逐渐沉稳起来。
而且,他身边的人才,也是颇多。
既有来自父亲的门生,也有慕名而来的勇士豪杰。
也是因为此,赵家义军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扩张到了十余万人,下辖诸多的郡县。
可以说,他们赵家军已经成为了令世人不可小觑的一大势力。
甚至,连高句丽王都方面,都曾秘密派来使者,给予安抚招安。
开出的条件,极为丰厚。
除了恢复赵欢名誉,官爵之外,还会双倍奉还其土地……
当然,只要赵铎不傻,就不会相信那位国君的话。
杀父之仇,灭族之恨,焉能是他一句话说过去就能过去的?
真那样的话,他以后有何脸面去面对赵家的列祖列宗?
而且,就算他愿意,那些慕他父亲的名而来投效的人也会不愿意。
同时,也会寒了天下士人的心,想要像现在过的这么舒坦,逍遥快活,那绝对是不可能了。
“第十,十一,十二路军的首领还没有到吗?”
赵铎看了看下面的座位,皱了皱眉头,不由询问道飞。
“回侯爷,金首领,武首领他们说为了防备大明军的偷袭,所以……便不来了。”
一路军的首领,一个中年大汉站了起来,禀告道。
赵铎一听,顿时脸色一寒:“胡闹,本侯不是告诉你们了吗?本候已经上书大明皇帝,要他们给我们一个交代。想必很快就能得到回复了。”
其实,他也很头疼。
在开始的时候,他的想法很艰难,那就是向那高句丽昏君复仇。
为了父亲,为了赵氏族中的那数百人口。
这样的血海深仇,无论如何他赵铎都要复仇,
不过,本以为义军能与大明精诚合作,共同覆灭了这个昏聩的高句丽王朝。
可谁曾想,随着赵家义军的规模越来越大,所占据的城池越来越多,他们与大明帝国的矛盾,也日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