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酒家’开业是在84年的五月份,当时许多内地农村人受改革影响,开始往沿海城市蜂拥。

春节的时候,古小满给家里写信,让老婆李小雅在村里物色几个愿意去南方打工的女孩子。

结果李小雅在村里一开口,就有许多辍学的女孩子上门,其中还有一个让古小满都倍感意外的人,那就是刘曼。

她后来嫁给了三道河大队的地主儿子张富贵,当时地主儿子因为成分问题,迟迟娶不上媳妇,所以对刘曼的过往根本就不计较,加上刘曼本来就长相不俗,所以一经人说起,俩人的事情就成了。

看着古小满已经装修好的知味酒家,刘曼不禁唏嘘不已,更是感叹起世事变化无常,时光流逝之快。

门华妮说得一点都没错,那时候敢下海做生意的,无疑都赶上了好时候,只要你不投机倒把,违法乱纪,特区的钱就多得挣不完。

这一年特区率先过上不用粮票就能购买粮食的日子,以至于当时的购买欲都大大提升。

那些开饭馆的,卖粮油的,无不赚的盆满钵满。

时年大量的海外进口商品在众多港口卸船,然后流向全国各地,民众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福地的变化。

大量的进出口贸易让众多港口城市开始迅速走向繁华。

‘知味酒家’在开业之初就迎来它的高光时刻,古小满也在这种大浪潮里率先富足起来。

当时的营业额最多时甚至可达千元,这在内地根本是不敢想的事情。

毕竟那时候内地一个厨子一个月才挣五六十块,那些国营饭店的大厨也才不过百。

‘知味酒家’当时用日进斗金形容也不为过。

到89年的时候,古小满的贵人门华妮就已经在众多港口拥有了不下十家饭店,那才是真的日进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