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皇上,年羹尧如此欺君罔上,不忠不法,人人得而诛之!”
“启禀皇上,年羹尧背恩负国,罪责当诛,但他官高爵显,手握重兵,远在西北,党羽众多,不可操之过急,恐逼他拥兵造反,不如责从严、罚从缓。”
大朝上,四爷就听着,不知心里是何滋味,待奏报后,才缓缓起身,沉声道:“年羹尧不恪守为臣之道,公行不法,全无忌惮,朕若不惩处,何以平息民愤、重振朝纲?”
说道这里,四爷看着满朝文武:“凡年羹尧之党徒,若仍念及旧情,负国恩而感私惠,阳奉阴违,发觉之后,均应以逆党之罪重罪正法!”“皇上圣明!”
小朝会上,四爷捏着折子入殿,随意的把折子递过去给张廷玉。
“ 这是年羹尧申辩的折子,你们瞧瞧。”
张廷王看过折子后,转手开始传阅,随后才沉声道:“年羹尧历数多年以来对皇上的忠心,其情可表,只是臣多心,年羹尧如此细数,只怕也有炫耀功劳,震慑皇帝之意。”
张廷玉这话可不是黑年羹尧。
要知道,如年羹尧这样的功臣,在大清不在少数,甚至几代人都是如此却不在朝列班的。
远的不说,就是如今这殿中的舒穆禄氏。
论功绩,那年家的两代人不如人家一代人。
而舒穆禄氏一族随太祖征战,至今,清帝王五代,他们才入京城。
全族的女子,也只有如今的一位入帝王后宫封高位。
可即便这样,这位高位嫔妃仍旧不能侍寝。
要说年羹尧的功绩,那必然是耀眼的。但是他能有这份荣耀全来自四爷这位帝王一手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