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蒸汽机来说,其所需要的资源输入煤和水既是“标准物资”,也接近于“无限供给”。
因此,这样的动力设施用起来非常方便,若完全进入全民手工业中,放到纺织厂就可以驱动织布机,后续安上轮子就是汽车、火车。
而且,蒸汽机相对于畜力来说更加干净。
在此时这个出行以牛马骡为主的年代,整个城市那可是粪水横流、臭气熏天啊。大清各方面还算好的,毕竟下属牙门,早早的就有了“城市清洁队”的构建,同样,农耕为主的国家,动物粪便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佃户们出门走一路,身后都要背着个篓子,见到地上的粪便,也可以拾起。
只是这些却不多,因为牙门那边也是有粪肥买卖的,算是小小的贴补。
更为重要的是,蒸汽机这样的动力解决方案,催生了工厂和工业的出现,让人类从农耕文明迈向了工业文明。
工业,本质上是社会分工的体现,而社会分工越细,生产效率就越高,技术发展就越快。
整个世界,一直就在沿着“专业化分工”这条路径来演进,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脉络。
其实,蒸汽机本身也是分工细化的体现。
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实现了分离,蒸汽机则主要负责输出动力。在人力、畜力的时代,控制和动力则是合二为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