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我已经习惯了……”
张晴无所谓地摇了摇头,然后直接把手里的资料递给康驰。
康驰大致过了一遍后,便抬头问道:“昌河那边现在交付多少架了?”
“20架,后续每个月都能交付至少20架,预计到明年产量可以提升至50。”
康驰点了点头:“这产能也差不多了……不过我看到你们的方案,试点是放在鹏城和羊城,原因是什么?”
张晴微微愣了愣。
原因方案上其实已经写了,所以康驰这么问,肯定是有原因的。
“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那倒没有。”康驰摇了摇头,“大湾区的人口密度高,经济发达,确实适合搞低空飞行经济,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所有的前沿技术试点,都一定要放在这些一线城市?”
张晴沉思了片刻,才开口道:“前沿技术的成本比较高,只有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才能消费得起,而且一线城市的人比较喜欢时尚科技的新事物,包容性强,相对容易技术普及……”
“你说的都没问题,但如果把眼界再拔高点,想想我们的飞行器什么地方最需要,最能发挥它的价值……有没有新的想法?”
“嗯。”
其实刚刚张晴问康驰有什么不妥的时候,就已经在顺着康驰问题,反思这个问题了。
康驰对把鹏城和羊城作为试点提出了质疑,肯定不是对这两个城市有偏见,
而是对她把商用版银鹤的试点,安排在经济发达的地方,有一定的异议。
反过来说,就是他想安排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
顺着这个思路一想,张晴顿时就打开了思路,眼睛也越想越亮。
对啊,为什么非要在经济发达的地方搞试点?
这似乎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了包括她在内,所有人的思维定式。
但低空经济最能发挥作用和就价值的地方,其实无非是满足一个点:
地面交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