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好想切开看看

“干嘛?大半个小时,难道要我在伱这干等?等他过来叫我就行了。”

于晨涛张了张嘴,正准备追问到底是什么材料限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

于是他立即接通电话道:“喂,蔡总?”

“去工作了,我现在叫他。”

于晨涛放下电话后,立即传达了蔡耀斌的意思,结果王喜民听后直接就往外走。

装备部算是集团的客户,而对华航复材来说,则是客户的客户,一般催货也轮不到他们。

蔡耀斌点了点头,然后把手提箱放在办公桌上,输入密码打开盖子。

“我这有份资料,赶紧让王院士去验证一下。”

于晨涛有些疑惑的看了眼箱子里的硬盘和材料,然后伸手拿起那份材料看了看:“这是……我们的碳纤维材料?”

“不是,是康驰博士搞出来的,说是8.5GPa拉伸强度的T1200!”

于晨涛听后手顿时颤抖了一下,差点连材料都没拿稳……

他顿时明白蔡耀斌为什么这么火急火燎的了。

——

“拉伸强度测试结果,8.5GPa!”

“开始3000℃高温测试!”

“3000℃高温测试结束,材料未出现变形、脆化、软化等现象,重复进行拉伸强度测试。”

“拉伸强度测试结果,8.5GPa!”

“开始浸入式腐蚀测试!”

“……”

实验室内,一群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正在对材料进行紧张的测试,

而王喜民则旁若无人地紧紧盯着屏幕,查看着硬盘里的资料,时不时还拿起笔在草稿上计算着什么,似乎这场正在进行中的测试,和他完全没有关系。

实际上,当测试还在准备的时候,他仅仅只是大致看了这份文件几眼,心里就已经大概有数了。

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他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在看到碳纤维原丝的聚丙烯腈基碳结构时,就知道这份资料九成是真的。

碳纤维原丝,整个华国只有三家企业能够稳定批量生产,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军工企业,对于资料的保密绝对没问题,根本不可能从其它渠道获得。

而这份资料中,用到的聚丙烯腈基碳其实和他们之前用的,其实差别不大,材料的主要区别,还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聚酯,乙烯基酯等热固性和热塑性聚合物。

当然,材料的配比,也和T1000完全不一样,通过初步的逆推计算,王喜民就知道这个配比的可行性,确实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