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如果没有钦察汗国抓住机会再度雄起一把,纵然朱棣能够凭借着先进的火枪、火炮之威短暂取得上风。
但是帖木儿帝国一旦选择拉长战线,用空间换时间,用时间耗精力的方式来将朱棣一行人拉入到漫长的骚扰战,那么朱棣同样也得要吃一个大亏。
只能说这一波刚好和钦察汗国配合的好,所以朱棣最终的将士损失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低范用之内。
而在杀穿了帖木儿帝国之后,朱棣一行人终于穿过了中亚,最终在太平四年三月,到达了目的地北亚,开始了他的封国建设。
……
而在朱棣正率众与帖木儿帝国厮杀的时候,楚王朱桢也准备移民南美洲。
太平三年(1392年),十月二十日,依然还是熟悉的应天府十里外,一众皇子官员齐齐送别,只不过这一次送别的对象从朱棣换成了楚王朱桢。
正所谓,一回生,两回熟,轮到楚王朱桢移民海外其他大洲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回了。
所以不管是朱元璋、朱标,亦或者是朱桢自己本身也都已经没有多少的离别愁绪了,毕竟余生还是有再见面的机会的。
而且平日里也可以照常通书信,不至于会音讯全无,所以双方之间也没有什么扭捏。
朱元璋拍了拍手,身后的内侍当即捧着一个长四尺六寸的长匣,躬身拱手呈递到朱桢的面前。
在朱元璋的眼神示意下,朱桢打开了长匣,当即看到长匣里面躺着一把长三尺六寸的华贵长剑,顿时目光一亮,立即拔出长剑。
仔细一看,只见剑柄上的雕饰仿如星宿运行闪出深邃的光芒,剑身浑然一体,宝光汪冽,剑身与剑柄的链接处则是有浑然天成的“楚帝桢”三个字。
这把“楚帝桢”剑,可以说是集合了当前大明最高的铸造工艺,历时一年有余,方才锻造而成!
在当前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明面上基本不会有哪一把剑比这把“楚帝桢”剑更加坚固、锋锐!
对于这把“楚帝桢”剑,朱桢十分满意,当即收起了这把剑,向朱元璋认真拜谢。
“多谢父皇赠予的立国之宝!”
朱元璋看着自己面前二十八岁的朱桢,面露满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