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锦衣卫指挥使夜薅尚书,军器局众高官皆惊叹服

明朝建国时,军事形势十分严峻,朱元璋不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展兵器制造。

明朝前期,火铳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当时世界上仍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但是明朝对于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有着各种严密制度,地方不得擅自制造,严禁个人研制,因此限制的火器的创新。

以至于永乐年间典型的‘手铳’,直到嘉庆时期,佛朗机和火神枪传入时,也没有重大的革新和突破,所以当佛朗机在嘉庆初年传入时,明朝廷才发现火铳的落后,当即进行了仿制和改制,同时对传统火铳进行了革新。

所以直到明朝灭亡,其火器和西方国家差距仍旧很大。

明末,入侵的满清在宁远和宁锦之战受挫后,也决心学习汉人的火器制造技术。

入关后,在与南明的对峙中,双方都制造了大量火器作战。

清顺治末至康熙中期全,国统一战争基本结束,各地局面趋于稳定,火器制造便逐渐减少。

到雍正时期(1723-1735)年,这期间火器制造业开始走下坡路,直到鸦片战争(1804)年以前,中华火器制造水平被欧州甩了两百条街!

正因如此,朱标才会对秦宇改良的‘新式火枪’如此在意,兴奋激动!

……

第二日。

应天府。

工部直隶管辖的军器局中。

如今已经升为工部尚书的薛祥,将军器局一众主管官员齐聚一堂开大会。

而且这场大会在没有开完之前,期间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会议室,把守在四周的护卫,距离会议室也有十几米左右,完全将会议室全方位封锁住了。

任何人都不得靠近会议室方圆十米之内!

薛祥为何要这样做,军器局的一众主管官员皆是一头雾水。

他们哪里知道,如今贵为工部尚书的薛祥之所以如此小心谨慎,那是因为今日他要拿出一张能够改变大明未来火器发展的重要图纸,以及被朱元璋昨日连夜夸赞不停,前所未有、世所罕见的精美火枪!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据历史上《明辉典》中所记载,明朝军器制造的衙门是工部,而军器制造又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中央的军器制造占据了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