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终极目的,无外乎教化天下

宋濂的回答虽然不能说是完美,但是至少也挑不出什么明显的漏洞,并且秦宇也不打算挑他的毛病。

但宋濂这番话在现场那些狂热的儒家秀才士子听来,宋濂的这一番话是字字珠玑,令人听之如醍醐灌顶,当即便又再迎来一阵阵恭维之声。

“好!说得好,不愧是景濂先生,字字句句,皆是令人忍不住深思细想!”

“今日能够有幸听到景濂先生这番言语,当真是胜过晚辈再读十年诗书啊……”

高台之上的秦宇,这时点了点头,“景濂先生的回答,自是甚好!”

“不过景濂先生能够在儒家施仁政,行德治,重礼乐的治国思想之下,根据天下事务繁杂轻重之不同,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的政策、制度、措施,从而事事做到仁、德、礼、乐!”

“但是其他文武百官呢?他们可能够根据天下事务繁杂轻重之不同,而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的政策、制度、措施,从而事事做到仁、德、礼、乐?!”

“在场的人乃至于天下其他秀才士子呢?他们又可能够根据天下事务繁杂轻重之不同,而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的政策、制度、措施,从而事事做到仁、德、礼、乐?”

宋濂眉头微皱,“秦院长这是何意?”

秦宇淡淡解释,“如果说仁、德、礼、乐是儒家治国思想理念之,那么根据仁、德、礼、乐之思想理念,具体所施行的种种政策、制度、措施,便是儒家治国的具体手段方式。”

“但是儒家的治国思想理念之,或许人人都说得出来。”

“而符合儒家治国思想理念之,并且也符合朝廷与百姓发展需求的具体的政策、制度、措施,却不一定人人都能够领悟得到,并且辅助行动,推广落实。”

“就好比刚刚我问如何施仁政,士子回答‘轻徭薄赋,减刑宽政’,但是具体如何‘轻徭薄赋,减刑宽政’,一众士子却回答不上来。”

“而景濂先生却可以具体地回答说,废除人丁税、推行摊丁入地政策、推行以工代役策等等。”

话说到此,秦宇微微停顿片刻,再次开口,“在隔壁的兴华农科院,如果你问农学子兴华农科院的思想理念是什么,他们人人都可以回答的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