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下来,秦宇在青阳县经商的情况,薛祥基本上都搞清楚了。
“有点意思,确实是个人才啊!”
薛祥此时看着秦宇的背影,喃喃自语。
秦宇在青阳县的产业确实不少,涉猎也非常广泛。
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秦宇发展的速度极快,不管是进入哪个行业,迅速都能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军者。
“没想到这传闻中的秦先生不但学究天人,还是个经商天才!”
薛祥对秦宇的了解是从昨晚开始的。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带着圣谕,深夜找到薛祥,给他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
薛祥彻夜未眠,收集秦宇的资料,今日一早便跟着秦宇在青阳县到处转悠。
而在这之前,薛祥对秦宇的了解仅限于农科院副院长,以及风波还没过去的天人感应说辩论大会。
而跟随秦宇转悠了这么久,薛祥对秦宇从一开始的不屑逐渐变得欣赏起来。
在这之前,薛祥认为秦宇能够成为如今在大明朝风声无量的农科院副院长,完全是走了狗屎运,得到当今圣人神龙氏的青睐。
但这一圈了解下来,薛祥觉得秦宇确实是一个有真才实干的人。
因为薛祥再搞清楚秦宇在青阳县有哪些产业后,便以工部侍郎的身份查了秦宇这些产业的往来账本,发现没有什么问题。
需要缴纳的商税没有半点遗漏,几乎就是模范商人!
这让薛祥有些惊讶的,因为他和朱元璋的思想是一样的,都认为商人是无奸不商。
况且如今大明朝税法改革初定,有些东西有很大操作的空间。
当然,这些可以操作的空间不是偷税漏税,而是合理避税。
可秦宇这些私人产业,连合理避税都没有做,完全都是正常纳税!
面对这一情况,薛祥一开始是不相信的。
但仔细将所有账目核对完,发现确实没有任何逃税避税,这让薛祥才对秦宇变得欣赏起来。
等来到秦宇办的红薯制糖厂,薛祥再次大为震撼。
因为秦宇操办的这个红薯制糖厂,从原料的采买、运输、生产、销售,每个环节都能够多出许多就业岗位!
毫不夸张的说,秦宇这一个制糖厂便解决了青阳县几千人的就业生计问题。
要知道,这还仅是一个制糖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