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爷说的不错,当今圣上也是这样想的,所以颁发了一系列限制商人活动的规矩。”
秦宇似笑非笑的看着朱元璋,“不过我认为为了遏制奸商,而限制所有商人的活动范围,是极大的弊端,不利于民生发展!”
朱元璋冷笑一声,“如你所说,商业发展会互利于民生发展,但如果奸商多了,民生就会被毁坏,难道你没有听说过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的道理吗?!”
“道理我都懂,但当今圣上实施的措施不对。”秦宇摇了摇头,“想要遏制杜绝奸商的出现,那就要有针对性的去限制奸商,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所有经商者。”
朱元璋皱眉沉思片刻,直勾勾的盯着秦宇,“既然你说了这么多大道理,那你认为该如何解决商人这个问题?”
“既然黄老爷问了,那我就说上几句。”
秦宇缓缓起身,双手背后,踱起四方步。
“首要解决的就是将限制商人活动范围的这条政令修改一番,当然不能全部放开,要根据各地商人的经商路线,发放官方商帖,保证拥有商帖的商人能够正常开展商业活动。”
“其次便是开放一些官方垄断经营的生意,如果所有行业全部由官方经营,没有民营,那商业是注定无法发展开来的。”
“当然,像盐、铁之类的行业还是要握在官方手中,由官方来专营。”
“而实施以上两点的前提,是建立在一套完整的商业税收体系上。”
“毕竟发展商业也就是在发展民生,完全用不着谈商色变,就如大禹治水一般,堵不如疏。”
“只要官方站出来加以引导,我想大明朝的商业将会快速朝气蓬勃的发展起来!”
身为现代985大学本科毕业生秦宇,虽然专攻的不是经济金融系,但也略有涉及,随口说上一套治理商业的办法,足以让大明朝整个商业体系受益匪浅。
毕竟秦宇的现代思维和知识,对于如今的大明朝来说,完全就是降维打击。
以至于秦宇都已经坐下喝完了一杯茶,朱元璋和陶凯还沉浸在秦宇刚才的讲解中,无法自拔。
朱元璋笨吗?
笨就不可能成为明朝开国皇帝。
陶凯也不可能成为国子监祭酒。
他们现在之所以沉浸在秦宇的讲解中,完全是因为这等现代商业运作理论是古往今来累积的精华所在,不是一时片刻就能够完全吃透的。
大概过了盏茶功夫,朱元璋和陶凯先后回过神来、,却发现不知何时秦宇已经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