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2章 对我们刮目相看

秦渊微微颔首,开门见山地说道:“各位,我不会说那些泛泛而谈的理论。‘苍狼’营是顶尖的特战部队,培养的士兵本身素质已经足够优秀,但想要真正做到无懈可击,需要针对特战环境设计更精细化的训练。我会结合我在新兵连和其他任务中的经验,谈几点具体的建议。”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稳而冷静:“首先,基础训练不能忽略。我知道很多特战部队的教官习惯于在士兵进入特战单位后,直接开始高强度的专业技能训练,比如爆破、狙击、潜伏和反追踪等等。但我想提醒大家,基础体能、格斗、战术配合这些看似简单的项目,反而是决定士兵在战场上能否生存的关键。”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举个例子,基础体能不光是跑多快、背多重。更重要的是,士兵在极端疲劳和高压环境下,是否还能保持基本的行动能力。这一点在战场上至关重要。”

他指了指桌上的一份资料,继续道:“在我带的新兵中,有一项被强化的训练:极限疲劳下的战术射击。士兵在长时间高负荷体能训练后,心跳加速、手臂颤抖,这种状态最接近真实战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需要完成精准射击、隐蔽移动以及小组协作。如果他们能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任务,平时的训练成果就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坐在一旁的赵昆点了点头,插话道:“这确实是个好点子。以前我们的射击训练大多是在平静状态下进行,虽然精准度高,但缺乏实战的压迫感。”

秦渊看了赵昆一眼,接着说道:“第二点,心理素质的培养。特战部队的任务往往是在未知、危险和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完成。士兵不仅需要优秀的体能和技能,还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他看向一名年轻的指导员,问道:“请问,你们有没有专门设计过让士兵心理崩溃的训练?”

那名指导员愣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们更多还是体能和技能上的考验,心理这块……大部分是通过长期任务和经验慢慢积累。”

秦渊点点头:“这是一个误区。心理素质并不是单靠实战积累的,而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我们可以在训练中引入非对称条件,比如让士兵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模拟真实战斗中最恶劣的环境,甚至制造‘失败感’。我以前带队时,会故意设计一些无法完成的任务,让士兵感受失败的压力和挫败感,看看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能保持冷静,继续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指导员们听得若有所思,有人忍不住问道:“可是,教官,如果故意让士兵失败,会不会打击他们的士气?”

秦渊冷笑了一下,目光锐利:“打击士气只是表面现象。如果一个士兵连训练中的失败都无法接受,那他在战场上的失败会是什么样?战场上的失败不止是挫败感,而是流血、牺牲和生命的代价。我们需要让士兵在训练中经历这些情绪,培养他们的抗压能力,而不是一味给他们营造‘成功’的假象。”

赵昆点了点头:“这点非常有道理。我们的士兵心理素质不错,但如果能再强化,尤其是面对失败和高压时的应对能力,这确实能提升他们的整体表现。”

秦渊继续说道:“第三点,团队配合。我注意到,很多特战单位的训练注重个人技能,但在团队配合上有所欠缺,尤其是在不同小组之间的协作时,偶尔会出现脱节的问题。团队配合不是单靠几次演练就能解决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磨合、沟通和战术调整。”

他指着桌上的一份训练计划:“比如,在一次模拟任务中,我会刻意让小组中某个人‘掉队’,甚至制造通信中断的情况。然后观察其他队员如何应对,是独自继续行动,还是冒险救援,亦或是主动调整战术。这些训练不光是技能考验,也是对团队决策的训练。”

听到这里,几名指导员频频点头,一人忍不住说道:“我们确实很少在训练中加入这些意外情况,大部分是按照计划完成任务。”

秦渊的语气变得更加冷冽:“战场上从来没有完美的计划。士兵们需要习惯面对‘意外’,而你们的训练就是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会议结束后,赵昆主动送秦渊到门口。他拍了拍秦渊的肩膀,笑道:“秦教官,今天的指导太实用了。你说的这些问题,很多我们平时都没注意到,这次真是受益匪浅。”

秦渊微微一笑:“赵营长,‘苍狼’营是国内最优秀的特战部队之一,我只是提一些建议,具体怎么执行,还需要你们自己决定。”

赵昆点头,随后问道:“对了,张楚那小子表现得怎么样?他是你带出来的吧?”

秦渊目光微微一闪,语气淡然:“张楚的进步不错,但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带他回来,也是为了让他明白——无论你多强,总有人比你更强。”

赵昆听后笑了:“果然还是你有办法磨人。不过我看得出来,他现在已经彻底摆脱了之前的阴影,开始有了自己的方向。希望他能不辜负你的培养。”

秦渊点了点头,语气低沉而坚定:“他会的。”

随着训练日程的推进,最后一场压轴的实战演练被安排在搏击场上。搏击场的气氛极其热烈,特战部队的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岳鸣和张楚则站在场地中央,调整着呼吸,做好了随时迎接挑战的准备。

赵昆笑着看向秦渊:“秦教官,这次我们这些‘苍狼’的战士可不会手下留情。岳鸣和张楚在新兵连里的表现很不错,但这里可不是新兵连的训练场,别怪我们打得太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