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起新河有没有被倭寇袭扰,桂兰在旁边眉飞色舞的把经过讲了一遍。杨文听完,脑门上油津津的,全都是冷汗。躬身行一礼,夸赞戚夫人智谋过人,了不起!
“谁说不是嘛。”桂兰笑着说,“当时我们都让吓坏了,好多人都在讲怎么逃走。是夫人坚持己见,硬逼着总管打开军器库,让大家穿上盔甲、拿上军旗锣鼓。”
“上城头又是呐喊、又是擂鼓鸣锣吹号的,这才吓走倭寇、保住了新河。夫人可是智勇双全的女将军呐!”
“好了,桂兰,你就别捧我了。”王娟笑着对好姐妹摇摇头,转脸又对杨文说,“既然新河之围已解,你还是带着队伍返回前线去吧。将军哪边肯定急着用人。”
杨文不敢走,他怕骑兵营前脚走,倭寇后脚再返回来。空城计只能用一次,再来第二次可就不管用了。王娟却担心丈夫在前线的情况,她执意让杨文率骑兵营回去找戚继光报道。
杨文拗不过她,可又确实不放心。就在杨文犹豫不决的时候,王如龙带着一营的主力部队赶到了。杨文一看,好了,这下不用为人手发愁了。
王如龙见过戚夫人之后,杨文和他商量,夫人怕将军手下人不够用,让我带着骑兵营回去。你正好赶来,这可是太巧了。你带着一营留下,我率骑兵营回去找将军。
王如龙没意见。人家杨文是戚继光的亲信。再说,他接到的命令本来就是支援新河。至于到了新河,打跑了倭寇之后回不回去,戚将军可没交代。
听说一营要留下,王娟更不答应了。一个骑兵营,她都怕戚继光那边人手不够用,她哪会同意让主力一营留到新河?
不过好在一营人多,留下一部分也没问题。最后三人商量的结果是一营留下二百五十人协助守城,杨文又留下了五十名骑兵,二将率领其余部队回去找戚继光。
这样一来,倭寇就算去而复返,新河的守军就算不能取胜,也一定能坚持到援军赶来。
杨文、王如龙率领部队离开新河的时候,戚继光已经带着人马渡过椒江,去太平山解救被掳的老百姓了。刚到太平山,就看见前面正在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