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怎么来了?”戚继光过去就拉住了这人的手。这是戚继光的授业恩师,梁阶。戚继光七八岁就跟着人家读书识字学文化。可以说,梁阶在戚继光心目中,是亦师亦父的人物。
“继光,老朽不请自来,你欢迎吗?”梁阶笑呵呵开着玩笑。
“欢迎,我什么时候都欢迎老师。要是早知道老师您要来,我就跑到登州去接近您了。老师,从登州到台州,这么远的路,您累坏了吧?走,我扶您进去。”
“用不着!”梁阶一把推开戚继光的手,“我要是老到走路都用你搀扶,我还来台州给你添麻烦干什么?你放心,我身体好得很,还能给你出个主意,帮点儿小忙。”
知道老师梁阶是来辅助自己的,可把戚继光高兴坏了。虽然老师执意不让搀扶,戚继光仍然跟在梁阶身边,一步不离。
小时候读书老想着逃学,就怕见到梁阶。如今再见梁老师,却是格外亲切。甚至连丁邦彦都被晾到一边了。
丁邦彦倒是一点儿不恼,在旁边乐呵呵看着这对儿师徒。几个人进了大堂,戚继光请梁阶坐中间,梁阶坚决不同意。这是大堂、不是酒桌。帅不离位。你是这里的主将,主位当然应该你来坐,任何人都不能抢!
就这样,戚继光做到中间主位,丁邦彦坐左边、梁阶坐右边。寒暄几句说了会儿闲话,丁邦彦告诉戚继光,他也想到抗倭前线来。戚继光若是需要,他随时可以向朝廷申请,要求调到戚继光麾下出任战将!
“继光,你愿意收下愚兄做你麾下战将吗?”丁邦彦期盼的看着戚继光。
“丁大人是在开玩笑吗?您可是登州卫指挥使,负责山东抗倭。直浙这边缺兵少将、缺粮少饷,您在拿我取笑吗?”
“怎么会?我怎么会取笑你?”丁邦彦直直的看着戚继光,“我是真心想跟你一起抗倭。继光,我早就看出来你非同一般。当初登州形势那么坏,你都能打赢倭寇!”
“庚戌之变我没去,但是我听说局势险恶到无以复加。朝廷的命令传遍全国,各省勤王之师纷纷赶赴京师。在那种情况下,你依然能够北击鞑靼,扬名立万!”
“我虽然大你几岁,但仍然有一颗报国之心!倭寇屡次侵犯我大明海疆,丁某原用这余生,与倭寇战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