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的捕倭军营,必须搞起来!为此,戚继光和三位指挥使联名,给朝廷上书,请求拨款修缮捕倭军营。
嘉靖帝朱厚熜真不含糊,大笔一挥,圣旨下到了山东布政使。命令拨专款,给戚继光用于修缮军营。山东布政使不敢违抗皇命,咬着牙拿出一笔钱支援海防。
这笔钱要盖三个能容纳一千七百多人的新军营,是远远不够的。戚继光带着三位指挥使一起找过去,人家山东布政使手一摊、嘴一咧,也是没钱。能拿出这些钱,布政使大人都已经准备一个月不吃肉了。
不管这位布政使大人是真的一个月不吃肉,还是假的一个月不吃肉,反正人家就是不打算再掏钱了。戚继光有不想因为这个,再去麻烦皇帝。找皇帝要钱太频繁了,朱厚熜肯定以为是自己的能力不够。
钱不够,咱就省着点儿花。本打算盖新营房的,还用旧的吧。这些钱重新盖营房不够,把旧的营房翻新一遍,还是能够办到的。
翻新营房,就得用到劳力。按照以前的惯例,是要征发民夫。也就是所谓的服徭役。首选的是屯田军户。
戚继光管过屯田,知道军户们的难处。他也不愿意给本就辛苦过生活的军户们增加负担。戚继光想了个办法,让捕倭军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翻新营房。
反正这些人每天除了训练,也不干别的。干脆就一半人训练、一半人翻修营房。前七天训练、后七天干建筑、搞装修。七天一换岗。
戚继光两头跑,上午指导训练、下午去工地。三个营去轮流跑。有时候忙起来了,他也会拖了战袍,挽起袖子,亲自上手和当兵的一起搬砖头、和泥灰、扛木料。
这一天,戚继光在即墨的工地监督指导。登州和文登两地都是旧房翻修,只有即墨,之前没有捕倭军的营房。从打地基开始修盖营房也不现实,没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