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总旗牌官

戚家军演义 千重草 1261 字 1个月前

说是看法,其实就是问有什么办法把鞑靼人打发回老家?回他们的草原上去,别在京城以外继续烧杀抢掠,干违法犯罪的勾当。

对这个问题,戚继光早就想过。昨天陆炳和他谈了之后,他整理思绪想到半夜。办法是好办法,但是怎样说服皇帝接受是个技术活儿。

戚继光的办法就是答应鞑靼人进贡、互市、通商。他想来朝贡陛下,您干嘛不接受呢?至于互市、通商,这些商业行为对咱们大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呀。

那些整天骑马赶着牛群羊群到处放牧的草原汉子,做买卖还能比咱大明人更精明吗?陛下您不用担心,和他们做买卖,咱大明亏不了本。

戚继光一句亏不了本,把嘉靖帝逗笑了。不过笑过之后,他脸上的愁容仍然在。

当初土木堡之变,明英宗领兵几十万御驾亲征。结果几十万大军溃败,明英宗自己都做了俘虏。导致明王朝实力大损,从那以后就在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交锋中一直处于劣势。

有前车之鉴在那儿摆着,朱厚熜能不担心吗?他老是担心再发生第二次土木堡之变!

“陛下,这个也不用担心。”戚继光胸有成竹,“土木堡之变之所以发生,一个是太监王振不懂兵法,却胡乱指挥。再一个是当时的军队分工不明、各部通讯不畅。”

“给养、宿营、作战,各部队事先都没有完整的规划;出现突发状况,也没有主帅及时调度处置,怎么能不败?”

“现在我们有京城做依托,城高河深,首先立于不败之地。答应鞑靼朝贡、互市、通商,先让他们把大军撤到长城以外,然后您再派大臣统筹规划、详细论证。”

“朝贡,是鞑靼向我们大明主动表示臣服。互市、通商,则是加强两国人民的联系,给百姓造福的大好事。两国若是能形成良好的通商互市环境,边境又哪来的战争?”

嘉靖皇帝听完,双眉紧皱陷入了沉思。戚继光和陆炳谁都不敢打扰。过了好一会儿,朱厚熜微微点头,“朕累了。陆炳,你先带继光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