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吕布率大雪龙骑!

另一位倒是要年轻许多,不过弱冠之年,穿着一身普通的布衣。

相貌平平,但身上却带着一股与蔡邕相似的浓浓的儒雅之气。

“镇国大将军前来,老夫有失远迎!”

看见董天走了过来,蔡邕连忙笑呵呵地走过来拱了拱手。

身后的两人也都走过来行礼。

董天的镇国大将军是正二品,在朝中除了三公级别的人物,其余的官位都不能与他相提并论。

蔡邕是祭酒,官职不算小。

但显然是不能与董天相提并论的。

所以才有了蔡邕向董天拱手的这一幕。

董天见状赶忙走过去将蔡邕扶了起来,道:“伯父何须多礼?”

蔡邕笑着道:“礼法不能废,礼法不能费。”

“一家人之间又何须讲礼法,您如同父亲一般叫我天儿即可。”

董天道。

听到这个一家人,蔡邕的心中欢喜更甚。

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啊。

这董天果真是人中龙凤。

一身武艺能征善战不说,还心怀天下。

带头提出募捐之事,就连司徒王允和司空杨彪那两个老狐狸都不得不乖乖就范。

小小年纪就能做成这种大事。

厉害啊!

昭姬虽然说聪慧乖巧,放眼在天下也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女子。

但与董天成婚,多少还是有些高攀了。

不是不出色,而是董天实在是太过出色,古来少有啊。

“天儿,此次老夫请你来,是想为你引见两位人物。”

“老夫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钟繇,乃是颍川望族钟氏之后。”

“这位是顾雍,出身吴郡顾氏,当年求学时曾拜老夫为师,是老夫弟子。”

蔡邕分别介绍道。

年纪略长者名为钟繇。

弱冠之年的儒生名为顾雍。

“拜见将军。”

钟繇、顾雍齐齐对着董天拱了拱手。

董天微微颔首。

钟繇笑道:“早就听闻董将军年岁不大却有大才,败一十八路诸侯盟军,并州之战驱逐匈奴,是当世一等一的英雄人物。”

“今日一见,果然是器宇轩昂,威风凛凛,真不愧是我大汉的镇国大将军!”

“可叹在下痴长几十年,却还是一事无成,倍感羞愧!倍感羞愧!”

“先生谬赞了。”

董天淡淡地道:“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先生一身才学,一定会找到用武之地的。”

“那在下就借将军吉言了。”

钟繇笑着拱了拱手。

“上一次来洛阳,还是拜在老师门下求学之时。”

“时隔多年,再次来到这里感慨颇多。”

“如今天下诸侯林立,暗流涌动,百姓生活困苦,唯有洛阳截然不同。”

“甚至比起数年前来还要更加繁荣昌盛。”

“在下向来听闻董将军不仅能征善战,还爱民如子,为了百姓不惜与权贵为敌。”

“有董将军这般人物在,真乃是百姓之福,苍生之福也。”

“董将军,清受在下一拜!”

说完,顾雍对着董天郑重地躬身长拜。

董天将顾雍扶了起来,道:“为国为民,乃为官之本,何足道哉。”

蔡邕笑道:“行了,就不用再客气了。”

略微顿了顿,又对着董天道:“元长、元叹他们二人皆有大才,不在老夫之下,此次来到洛阳,是慕名前来投奔你的。”

“哦?”

董天眼神一闪,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来,道:“果真如此?”

钟繇、顾雍郑重地拱手道:“我们二人敬仰将军的所作所为,愿为将军驱使,效犬马之劳!”

说完躬身长败。

“二位先生快快请起。”

董天将钟繇、顾雍扶了起来,笑道:“二位先生愿来助我,我求之不得!”

蔡邕请他来府上一会,然后就介绍了钟繇和顾雍。

董天一早就猜到了蔡邕要干什么。

钟繇、顾雍……

对于这两个人,董天说不上有多熟,但是大概也知道一些他们的事,是典型的那种能力大于名气的人。

在历史上,钟繇是曹魏重臣,受到曹操的信任。

曹魏建立之后,甚至坐到了三公的位置上,其能力可见一般。

而顾雍也不遑多让。

少年时追随文学大家蔡邕,学得了满腹经纶,后回到江东,在东吴为官,一度官拜丞相,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

除此之外,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

这二人皆是内政方面的大才。

虽不及诸葛孔明、荀文若那般惊才绝艳,但也绝对不会相差太多。

对于内政型人才紧缺的董天来说称得上是雪中送炭了。

董天礼贤下士,给足了钟繇、顾雍脸面。

他们二人都是一脸感动。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短暂的寒暄之后,四人各自落座。

蔡邕坐在主位上。

董天坐在左侧。

钟繇和顾雍则依次坐在了右侧。

作为主人的蔡邕端起酒杯,笑道:“来到老夫府上不必拘礼,随意些就好。”

“老夫先干为敬了。”

说完,就准备要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却被董天打断了。

“且慢!”

“嗯?”

蔡邕看向了董天,疑问道:“天儿可是还有什么事?”

董天道:“我最近新得了几坛好酒,今日特意带过来给伯父尝尝。”

提到有好酒,无论是蔡邕,还是钟繇、顾雍都来了兴致。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很少有不对酒感兴趣的。

“哦?”

“天儿送来的酒……快呈上来尝尝。”

蔡邕道。

董天招了招手,命站在一旁的下人便呈着一坛子茅台,分别给几人都满上。

瞬间,房间内酒香四溢。

三人都是一脸的陶醉。

“清澈如水……这世间竟然有如此香醇的美酒!”

蔡邕感叹不已。

赶忙端起酒杯,先是轻轻嗅了一下,更是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喃喃道:“辛辣中带着点点醇香,醇香之中又暗藏着浓郁的酱香,好……好啊……”

下方,钟繇、顾雍也都是一脸惊奇,不敢想象这世间竟然有这等美酒。

董天一只手拿起酒杯,道:“伯父,两位先生,天儿敬你们三位一杯。”

“好!干!”

早就心痒难耐了,等的就是这一句。

几分纷纷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随着美酒如喉,蔡邕猛然睁大了眼睛。

辛辣!

一个异常辛辣的味道充斥了他整个喉咙!

直接辣得眉头紧皱,表情管理失控,连眼泪都快出来了,

然而,随着完全吞下去之后,残留在唇齿之间的酱香才慢慢散发了出来。

唇齿留香,久久不曾散去,令人回味无穷。

与此同时,从胸腔之下,一股暖洋洋的感觉慢慢散发开来,非常舒服。

蔡邕半闭着眼睛,沉醉其中,过了许久才缓缓地开口道:“好!”

“真是好酒啊!”

“老夫这几十年也算喝过不少好酒,却根本没有一种可与这酒相提并论,差太远了!”

“天儿,这是什么酒?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这句话也问出了钟繇,顾雍的心声。

这等佳酿简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若是知道这酒是从哪里得来的,他们说什么也要在府上存个几十坛。

董天笑了笑,有些惋惜地道:“国酒茅台,玉液之冠。”

“只可惜,这酒就这么点儿,喝一口少一口。”

一共就得了二十坛子。

昨夜一个人喝了三坛,今日又给准岳父拿了两坛。

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五坛了。

确实不多。

而且这还属于消耗品,喝了就没了,这个时代的技术酿不出这样的酒。

总不能期待签到能再得茅台吧。

听到董天的话,蔡邕、钟繇、顾雍都有些失望。

看来心里的计划是落空了。

不过想想也对。

若是这茅台真的是大批量生产的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会籍籍无名。

可惜,可惜啊。

忽然,钟繇和顾雍不自觉地将目光看向了近在眼前的两大坛子茅台上。

以后是喝不着了。

不过现在么……

倒是个机会。

蔡邕也感觉到了有些不太对劲。

这里有四个人。

两坛酒怎么能经得住喝……

喝了就没了,那可是无价之宝。

他还想着多留点,心情好的时候小酌几杯呢。

可不能今天就让全部霍霍了。

于是,他装出一副有些疲倦的模样来道:“老夫看,时间也不早了。”

“诸位也都不是闲人,酒宴便到此为……”

“老师,我们不是刚刚才坐下么?”

顾雍打断道。

这种小伎俩就想让他们走,这怎么可能。

这茅台,今天他非喝不可。

钟繇也笑着道:“刚好下午没事,可以一醉方休!”

“来,满上!”

“我要敬将军一杯,还要敬老先生一杯,今日多些款待了!”

一醉方休?

茅台……我的茅台……

看着自己的茅台又进了别人的酒杯。

蔡邕的嘴角不自觉地抽了抽,一脸肉痛的表情。

这时,董天忽然开口提醒道:“两位先生,这茅台虽好,但酒性却极烈,不比寻常的美酒。”

“小酌几杯即可,若是开怀畅饮,恐怕身体会承受不住。”

钟繇却道:“不妨事,不妨事。”

“在下自诩酒量还算不错,没有个几百杯是不会醉的。”

顾雍也道:“将军还请放心,我等自有分寸。”

说着拿起酒杯,朝着董天道:“来,将军,在下敬你一杯!”

董天、钟繇也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老师,我也敬您一杯!”

刚刚敬完董天的顾雍又要去敬蔡邕。

蔡邕没好气地看了顾雍一眼,只感觉自己的心在滴血。

顾雍却根本没管那些,与钟繇两人双双一饮而尽。

两人只感觉畅快无比,仿佛从来都没有这么畅快过。

片刻之后,“咦……我的眼前怎么有两个杯子……”

顾雍迷迷糊糊地趴在酒桌上道。

“哈哈哈!”

钟繇大笑道:“元叹,你喝醉了。”

“这……这明明是……三个嘛……”

……

蔡邕看着已经有些不省人事的两人,露出了意识惊诧的神情。

这才三杯……就倒了?

这酒真有这么烈?

董天不禁淡淡一笑。

他说了,可惜钟繇和顾雍不信。

这又什么办法?

就连拥有霸王之力的他都只喝了三坛子。

更何况是之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烈酒的读书人了。

原本想酒宴结束之后就带着钟繇、顾雍先回去帮忙的。

看来现在也没机会了。

蔡邕一方面惊叹这酒确实够烈,看来自己以后多少也得注意着点。

另一方面,又感觉有些侥幸。

还好够烈,要不然还补被喝个底朝天?

他亲自嘱咐下人将剩下的小半坛子茅台和一整坛茅台收藏好,然后有命人将钟繇、顾雍安排到客房。

董天则再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之后离开了蔡府。

此行,所获颇丰。

钟繇、顾雍在内政上都是一把好手。

以后他承担的压力自然而然地就会被分摊掉许多。

自是,他终究还是少了一个如同张良、刘伯温一般能够统筹全局,坐镇后方的人物。

钟繇、顾雍不俗归不俗。

但多少还是差了点。

待快到董府的路上,一个气度儒雅的儒生从董天的身边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