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配合默契

这还不止,他们京都那些权贵的子孙,基本上只要没参加科举的,都被送到了那远在双凤镇的书院。

最初他们只是想卖个好,可等到三年以后,那些子孙毕业回家,他们才发现,子孙学到的远不止那些下九流的技艺,还有一些新奇的思想。

接着,王公大臣们就纷纷送另外的子孙去,却被告知书院报名人已满,而且还有限额,书院大多只招收贫民子女。

以至于到后来他们只能想方设法让周围的家生子、奴仆等去加入书院,也不拘是男的女的,能学到本事都是好的,更何况里面的人脉可让人不敢想象。

但这些人都不知道,进入书院后,就会被里面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

后来,这些人进入社会后,纷纷支持鼓励妇女也参加科举,考虑到男女身体结构的不同,以及女子孕育等特殊情况,甚至设立了专门的女官部门,以及女子医学院等等。

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不再只是依靠娘家和夫家,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

因为不公正待遇被皇后监督着,她们的不平之心也渐渐被安抚,甚至还形成了更和谐的社会风气。

到那时,社会舆论被大部分掌控一些顽固守旧派想要反对,却已经来不及了。

而这些,当然还是后话。

大家都以为苏家飞黄腾达后一定会去京都居住。

但是苏啾啾不是一个特别喜欢热闹的人,她更喜欢落霞村淳朴的民风。

因此,她只是把家里的院子建成了一个六进的大院,苏家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院子,就连出嫁女也有。

这要是在寸土寸金的京都,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萧凌天也到落霞村的书院里上学,整天跟着南先生等人学习,去年已经成功考上了秀才,后年就要去考进士了。

萧凌天不仅是读书人的身份,还是苏啾啾和皇帝之间的联络人。

苏啾啾对萧凌天说:“我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想跟圣上说,你能不能带我去一趟京都?”

彼时,萧凌天正在临窗看书,一抬头,就看见站在桃花树下的苏啾啾。

十岁的少女看上去格外活泼,就像是惹人怜爱的邻家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