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亚历山大麾下总计约有大约十五万名士兵。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怀着不同的信念和目标汇聚在他的旗帜之下。其中约三分之一是真正忠诚不二,心怀热血的阿哈德尼亚公民,他们为了保卫家园和荣誉而战。
其余的则是来自各个福雷斯特部落的同盟者,主要是东福雷斯特人和北福雷斯特人,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与亚历山大并肩作战。
然而,与伊嗣俟截然不同的是,亚历山大无法将自己军队的全部力量毫无保留,毫无顾忌地派往伊利里库姆。他的边境与福雷斯特部落之间的战斗依然在激烈地持续着,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场景仿佛永无止境。半岛也正受到阿哈德尼亚东舰队那咄咄逼人,步步紧逼的威胁,那巨大的压力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因此,经过深思熟虑和谨慎权衡,亚历山大只能派出不超过五万人的军队向伊利里库姆进军,与阿哈德尼亚东部的军队展开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对峙。尽管他本人并不会亲自率领他们奔赴那生死未卜的前线,但他始终密切关注着战局的发展,毕竟他一直在等待着入侵半岛的最佳时机,在那里,他将全力以赴地保卫阿哈德尼亚的腹地,抵御来自东方的汹涌入侵者,哪怕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因此,他只能暂时将军队的指挥权郑重而谨慎地委托给其他人。克里斯神情肃穆地站在亚历山大的身边,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他和他的军团已经被紧急召回,此刻正在焦急而又紧张地等待着命令的下达。亚历山大目光专注而深沉地注视着他这位极具潜力,前途无量的军事人才,在下达命令之时,将一只手轻轻地放在他的肩上,那掌心的温度仿佛传递着信任与期望。
“弗拉维乌斯·康斯坦提乌斯,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你指挥军队进军伊利里库姆教区,全力以赴地试图将东阿哈德尼亚人及其波斯情人赶出那片充满争议和战火的区域。在我成功击溃伊兹德格德在半岛的军队之后,我将航行到达契亚教区,对东部发起双管齐下,势如破竹的猛烈入侵。在给你下达这一至关重要的命令之前,我必须要清楚而明确地知道。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承担如此艰巨沉重,责任重大且充满风险的使命了吗?”
克里斯深深地,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中仿佛包含着他内心深处的千般思绪和万般感慨。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想着自己迄今为止那充满曲折和波澜的服役经历。最初,他是霍诺里乌斯手下除亚历山大之外为数不多的几位能干出色,声名远扬的将军之一。事实上,他的内心深处一直坚定不移地坚信,如果当初是由他率军进军西州,推翻东都三世,他绝对不会遭遇失败,必将取得辉煌的胜利。
尽管如此,命运的车轮却无情地转动,亚历山大还是不幸地在战场上被击败,遭受了莫大的耻辱,并被残酷地流放到了边境那荒凉偏远,条件艰苦的地区。在那里,他忍辱负重,毅然决然地发动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叛乱,最终成功地推翻了前任皇帝。
最初,他对亚历山大怀着满心的鄙视与轻蔑,那不屑的神情仿佛刻在了脸上。毕竟,在他看来,这个人不过是又一个妄图篡夺皇位,野心勃勃的投机者罢了。
然而,随着时光的缓缓流逝,如潺潺流水般不曾停歇,亚历山大竟然以令人惊叹的智慧和勇气,慢慢地稳定了那原本日益衰落,摇摇欲坠,仿佛即将崩塌的帝国。这一惊人的成就让克里斯对这位新的专制君主渐渐地改变了看法,开始抱有了相当大的期望与信心。
最终,克里斯得以晋升为帝国使节,并被授予了对教区的控制权。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怀着一丝谦卑和不安,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个无比尊贵,责任重大的职位。毕竟,在亚历山大那短暂而又充满波折,险象环生的叛乱期间,他并不是他那坚定不移,忠心耿耿,不离不弃的追随者之一。
率领五万规模的大军,去与人数远远超过五万,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进行殊死搏斗,这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能够轻松应对的事情。事实上,这几乎无异于一场自杀式的冒险,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究竟该如何运用如此微不足道,捉襟见肘的兵力去突破敌人那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重重围攻呢?
尽管如此,克里斯还是忍不住在内心深处深深地怀疑自己究竟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毕竟,他的士兵们装备精良,拥有着无比精良的武器和坚固的盔甲,并经过了残酷至极,艰苦卓绝,如同地狱般的训练,从而确保他们具备了强大的战斗能力。但在这残酷无情的战争面前,一切都充满了变数和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