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万春、庞秋霞,想要把童贯、高俅、蔡京这些奸臣的罪行证据呈给皇上,结果一路上遇到好多麻烦,最后被关进了大牢。
高俅这个坏蛋,一看赵天明进了大牢,高兴得不行,马上就把赵天明的产业都给瓜分了。以前跟赵天明一起做生意的那些人,这时候全都翻脸不认人,抢着把赵天明的店铺和田地都占为己有。有个叫贾仁的富商,以前跟赵天明关系还不错,现在却跳出来说赵天明倒霉了,他的产业就该归别人。
赵天明的好朋友李义,实在看不下去,决定去找朝廷里一个名声不错的张大人帮忙。李义带着礼物去了张大人府上,见到张大人就给他磕头。
李义说:“张大人,我朋友赵天明是被冤枉的,您可得帮帮他啊!”
张大人皱着眉头说:“赵天明的事我听说了,可这事儿太复杂,我也不敢随便插手。”
李义着急地说:“大人,赵天明一心为国,现在产业被抢,家都没了,您就帮帮忙吧!”
张大人叹了口气说:“我也想帮他,可高俅在朝廷里权力太大,我要是帮赵天明,自己也得倒霉,让我再想想。”
李义没办法,只好走了。
在大牢里,赵天明、庞万春和庞秋霞听说自己的产业都被抢走了,气得不行。
赵天明大骂:“高俅这个混蛋,我不会放过他!”
庞万春也说:“等我出去,一定杀了他!”
庞秋霞在旁边哭着说:“这可怎么办啊?”
赵天明的酒楼、绸缎庄和杂货铺被瓜分后,高衙内、段天锡等与赵天明有过过节的人都迫不及待地参与其中,分得了一杯羹。
高衙内凭借着高俅的权势,强行霸占了赵天明最为繁华的酒楼。他将原本酒楼里的掌柜和伙计全部赶走,换上了自己的亲信。这些亲信根本不懂经营之道,只知道肆意挥霍,原本生意兴隆的酒楼变得乌烟瘴气。菜品质量下降,服务态度恶劣,常客们纷纷摇头不再光顾,酒楼的声誉一落千丈。
段天锡则夺取了赵天明的绸缎庄,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他不惜以次充好,将劣质的绸缎充当上等货出售。消息一经传出,那些一直信赖绸缎庄品质的顾客们愤怒不已,纷纷指责段天锡的无耻行径。其他绸缎庄也因此受到牵连,整个京城的绸缎行业陷入了信任危机,生意大不如前。
那些以往与赵天明有过些许摩擦的小商户们,也趁机瓜分了杂货铺。他们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原本稳定的价格体系被彻底打破,市场变得混乱不堪。有的杂货铺为了降低成本,开始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百姓们深受其害,怨声载道。
由于这些人的贪婪和短视,京城的商业网络平衡被彻底打破。原本繁荣有序的市场变得混乱无序,商家们人人自危。
一些诚信经营的商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意日益惨淡。有一家老字号的布店,一直以来凭借着优质的布料和公道的价格深受百姓喜爱。然而,在这场混乱中,由于段天锡等人的不正当竞争,布店的客源大量流失,老板无奈之下只能裁减伙计,缩小店面,勉强维持生计。
街头的小贩们也苦不堪言。以往他们可以从赵天明的杂货铺里以合理的价格进货,如今各个杂货铺价格混乱,质量参差不齐,他们进货变得十分困难。有的小贩因为进了劣质商品而卖不出去,血本无归,只能流落街头。
百姓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买不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生活成本大幅增加。曾经热闹的街市变得冷冷清清,人们的脸上失去了往日的笑容。
与此同时,税务方面也出现了问题。由于各个商户的经营混乱,税收变得难以征收。朝廷的财政收入减少,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也被迫停滞。
一些有远见的商人意识到这样下去,整个京城的商业将陷入绝境。他们联合起来,试图恢复市场的秩序,但高衙内等人却凭借着权势加以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