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让荷兰人误以为大明已经放弃了!”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
郑森这时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一切都是策略。
可他仍有些疑惑,“那么,谈判不就是为了达成和平协议吗?”
张宁的脸色突然变得严肃,“你已经不小了,不能再这么天真,协议往往就是为了将来撕毁而签订的。”
“真正的和平是靠武力维护的!”
面对张宁如此严肃的态度。
郑森一下感到了压力,连忙恭敬地说道:“呃……感谢先生解惑,学生受教了!”
张宁望着郑森那还带有几分稚嫩的面庞。
难以想象他未来那坚毅果决的形象。
或许正是年轻时这些天真的想法,塑造了他在历史上对大明的忠诚,从未有过投降或叛乱的念头。
尽管郑森此刻心中纷乱,思绪万千。
但他无疑受到了张宁的影响。
看到郑森心神不宁的样子,张宁没有继续深究。
他相信郑森最终能够自己理出头绪。
于是他轻轻挥手,示意郑森可以暂时退下。
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
几乎耗尽了荷兰人的耐心之际,张宁终于同意接见他们,并开始谈判。
荷兰谈判团队得知这一消息后,都不禁松了一口气。
他们一直非常担心战俘的安危。
幸运的是,根据他们收集到的情报,大明并没有随意杀戮战俘的习惯,这给了他们一些安慰。
当然。
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张宁也并非无所作为。
在与荷兰开战前,福建境内滞留的荷兰人就已被他驱逐出境,主要是为了防止军事情报的泄露。
起初。
周巡等关于并不赞同的。
然而,张宁不仅向在福州府的孙传庭发出了信函,还出示了圣旨。
有了孙传庭的支持。
他就顺利地通过了这个驱逐令。
尽管没有荷兰人直接传递消息,却不代表其他国家的人没有插手。
于是他派出了锦衣卫盯着他们。
通过锦衣卫调查。
他发现荷兰人几次未能见到他后,他们果然通过其他国家商人来传递消息。
掌握这些消息后,张宁便继续让人盯着他们。
现在他可能还用不上他们。
但在将来某个时刻对付荷兰人时,就能利用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