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前些日子江南传回来的消息,为了素不相识的百姓愤而斩杀一位皇亲国戚,不愧是镇国候!
他的心里一直是有天下百姓的。
他仍然见不得弱小的人受苦,上次是杀一位罪无可恕的知府,如今要去杀匈奴人了!
随着这两句诗的出现,不仅是街边送别的文士,甚至身后远征的将士,心中都出现了一丝涟漪。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周骁目光沉凝,直接将后两句是吟诵了出来,直接将立意拔高,直入云天。
沿街的文士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喃喃自语,咀嚼了半天,一个个突然放声大笑。
“先是说出征之路艰难无比,悲凉之意扑面而来。结局却突然来了个反转,自嘲书生的身份,哪怕危险重重,却偏偏要投笔从戎,畅快畅快!”
“不愧是镇国候!这文采,绝了!”
“岂止是文采,这份胸襟天下无人能及!不行,蛮子犯我边境,成天在纸上呜呼哀哉又有何用?老子从军去也,侯爷可愿收留吗?”
令所有人愕然的是,听到周骁的这首诗之后,竟然有不少街边的文人热血上涌,直接丢掉头上的帽冠冲了出来,大声喊着要从军。
长长的远征队伍一下子傻住了。
心道这些人都是读书读疯了的吧?
大过年的,好好的家里不待,却要冒着风雪跟随他们前往北地?
不知道此行的危险吗?
不过,这些读书人都是心思细腻的主,考虑的自然要比大头兵慎重许多。
可最终还是抵御不住胸中的热血,投笔从戎。
周骁一阵大笑,喊道:“自然,能坚持到出了城门的,可以留下。否则,还是回去读书要紧。”
众人一起大笑起来。
原本的萧瑟之气一扫而空,随着文人的加入,整支队伍仿佛都变得灵动了许多。
那几个白发苍苍的老将跟在周骁身后,见状忍不住抚掌大笑,“可是天下奇闻!”
“侯爷一首诗,竟引得许多识文断字的才子从军报国,妙哉妙哉!”
“俺就说了,跟着侯爷,哪怕是阎罗殿,咱们也能进去溜一圈儿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