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之后,日下中天,阳光暖意融融,顾谙惬意地歪靠在禅房里,听去而又返的章儿述说着二王造反之事。
“小姐,你一点都不担心吗?”
顾谙一笑:“朝廷的三省六部难道应付不了一个铮王?”
“小姐你如今可是天女峰的代掌门,皇帝有事必会问询。”
“有大师姐足矣。”
“铮王怎么会突然就反了呢?”
“要么被人挑唆,要么被人利用。他一直对先帝遗诏耿耿于怀,对其母陪葬之事更是心生怨憎,这样的人早就存着二心的,缺的只是机会或助力。如今,他认为万事俱备了,才敢兴兵,珉王这个傻子,自己手下有多少兵不知道吗?仓促间凑出的乌合之众竟也能攻了三座城,海一北这个小皇帝真要好好学学驭下之术了。京都有什么消息?”
“铮王的家眷借流声刹佛诞法事之由,早已出京,如今铮王府皆是些奴仆家丁,已尽入狱。”
顾谙叹息道:“先帝托孤时曾谕,藩王不反,帝无诛命。这是把双刃剑,如今铮王打破这个格局,给了皇帝一个出师的借口,接下来北芷王族会有一场大的变革及清洗。”
章儿显然没想到这一点,愣了愣方道:“小姐不回京都,是想与这场变革割裂开来吗?”
“相师堂如今还在朝廷,我用不着这么早割裂。我之所以不回京都,一是知道铮王不能成事,二是救他会有掣肘,毕竟京畿重地,许多事操作起来不方便。”
章儿更愣,道:“你要救他们?”
“珉王只懂逗鸟玩蛐蛐,铮王虽读了几本兵史之书,毕竟格局太窄,岂能成事?”
“既是败局,小姐救他们何用?”
“毕竟他们的命还牵扯着十万将士的性命,小皇帝若以先帝谕做据诛杀,岂非落个残忍之名?”
“皇上才九岁,他怎么会下这个杀手?”
顾谙幽幽道:“他不会,可我爹会!”
“老爷?”
“他是首辅,虽说平日少作用,但不代表不作为。”
“小姐的意思是说老爷会教皇上做一个暴君?”
“哪家皇帝手上没染鲜血?如果诛杀几个兄弟就叫暴君,那诛章氏九族的先帝算什么?”
“小姐准备怎么救他们?”
“他们反朝廷,我就招安他们的十万军,十万军不过十数首领,派人逐一化之。趋利者以重利许之;攀名者以盛名诱之;离间者反间之;余者诛!”